首頁 → 新聞頻道 → 人物訪談 ![]() |
|
廣州副市長蘇澤群:廣州綠化死板
日期:2008-12-30 來源:新快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市政園林局要做一個賢妻,早上起來早餐就準備好了,出門前衣服就燙好了,給市民無微不至的關懷。不要像潑婦,有不干凈的垃圾就掃到桌子底下。”日前,廣州市常務副市長蘇澤群以一個形象的比喻為市政園林局等城市管理部門定位。 特邀議員 王則楚(廣東省政府參事) 黃石鼎(廣州市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長) 李公明(廣東省第九屆政協委員) 園林局恐只想當市政府的“賢妻” 新快報:對于蘇澤群常務副市長的“賢妻潑婦”論,各位如何理解? 黃石鼎:蘇副市長這個論斷不僅惟妙惟肖,而且入木三分。這是把廣州城市管理工作者的職責和心態做了一個非常準確的定位,我覺得應該引起整個城市管理者的思考。 在主觀方面,負責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一些官員,是不是真正把城市當成自己的家,像對待自己的家一樣,從美好愿望出發來規劃建設我們的家。 在客觀上,管理者們是不是要在管理、規劃和建設的能力上不斷地提高自己,使得自己能有更好的手段來管理好我們的城市。目前,從兩個層面來看廣州的城市管理者的話,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李公明:這個比喻提出來用意很好,市政園林局就應該很體貼、很細心地為市民服務。提出“賢妻”這個說法,表明了一種服務的形象,而且是一個細的文明,不是很粗野的形象。但是更準確地講,我覺得市政園林局應該是個好管家。 好管家,它還不僅僅是“賢妻”身份表達出來的細心、關愛和服務,更重要的是科學管理。市政園林局一直說,過去到現在很多方面都還是一種很粗放的管理模式,這顯然和一個好管家那種深入細致的科學管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聽說他們現在有一個工程叫“數字市政”,就是用數字系統來管理城市,這是從技術硬件方面做“好管家”的工具平臺。除了這個以外,我覺得它還需要規劃和實施更多合乎實情的管理辦法和責任機制。 王則楚:蘇副市長的話實際上反映了市民對市政園林工作的看法,就是現在的市政園林工作太粗。但我覺得“粗”是必然的,因為錢是向“有錢丈夫”要來的,嫁給它的時候,就是沖著它的“荷包”來的。要“細”起來,指望“悍婦”變“賢妻”,是很難的。 實際上,市民并不是這位“賢妻”或者“潑婦”的“丈夫”,市政園林局也不是市民的“潑婦”,他或許只想做市政府的“賢妻”!蘇副市長的話,他們估計又要理解成:趕緊搞幾條像“深南大道”“東莞大道”那樣的路,否則就要被“休”了! 如果市民是“丈夫”,也許早就“離婚”另覓“賢妻”了,他們會要求市政園林局不要盡出花哨,老老實實把廣州搞成安安靜靜、綠樹成蔭的讓人住得舒服的城市。 廣州綠化死板,園林局需要檢討 新快報:廣州市政園林部門有沒有做出過像蘇副市長所說的“潑婦”舉動? 王則楚:老百姓早就對廣州的市政園林工作有意見——“大街上的一塌糊涂,園子里的馬馬虎虎,花錢大手大腳,今天修路栽樹,明天挖路砍樹,爆水管、漏煤氣,反正一年到頭沒有讓市民在一條林蔭大道上舒服過。” 至于剛剛披露的“污水處理費越收越多,河涌越來越臭”的深層“潑婦”行為就更多了。我的印象遠不如老百姓告訴我的深刻,但每天看到鶴洞橋東那停建兩年多的立交橋,對這樣沒有效率花費納稅人錢的“潑婦”行為,也實在是看不下去。 李公明:所謂的“潑婦”舉動,我覺得表現為兩個主要的表征:一個就是事前的規劃溝通做得不夠,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第二就是遇到一些市民投訴的時候,采取了冷漠或者消極的態度,工作態度存在問題。 這就是“潑婦”的面孔,這樣會讓人感覺到市政園林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不僅僅是工具平臺和技術手段,而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質問題。 黃石鼎:其實蘇副市長已經把他們的弱點和不足都點出來了。我們的自然界處在亞熱帶位置,呈現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繁榮、多樣化局面,我們在整個城市綠化過程中完全可以把自然界的多樣性翻版,COPY到園林綠化當中來,但是現在看來是非常的死板,基本上是千篇一律,沒有真正地體現廣州的特色,百花齊放多樣性的特點也沒體現。 綠化還應該因地制宜,馬路兩側和小區里的綠化應該有很多的不一樣,而不是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開放式公園的綠化也都應該做出不同的特色來。綠化應該怎么弄?不應僅僅拿著國家的那個規范,更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尋找適宜廣州的樹種和物種。 城市管理思路偏差,談何當“賢妻” 新快報:蘇副市長提到,深圳深南大道兩旁的綠化綠意盎然,相比之下,廣州一些樹木不是死的,就是干的。對此,各位有何看法?廣州與一些城市的綠化有著怎樣的差距? 王則楚:有沒有深南大道、東莞大道,我不是那么關注,我倒是關心廣州能不能多幾條像惠福路那樣能在樹蔭下行車、步行的林蔭道。廣州的綠化從越秀公園、白云山、流花湖的水平看,并不比東莞、深圳低。只要超前規劃,在新區把白云大道、羅南大道、番禺的迎賓路建成這樣的路也不難。差距在城市發展的思路上!這不光是市政園林局的事。 黃石鼎:廣州絕對應該學習其他城市,但學習并不是復制一個深南大道到廣州來。廣州要考慮能夠充分表現廣州文化底蘊和自然特征的園林設計,在某些路段甚至在大面積的綠化區域里邊,把它作為一種指導思想貫徹下去,我想至少會形成一條或者是多條這樣的樣板或者綠化帶出來,完全可能超過人家。 如果僅僅是COPY的話,那還是一個“潑婦”之舉。不是要做“賢妻”嘛,“賢妻”是什么概念?就是要對這個家很了解,能夠時刻護著這個家,而不是看別人家有,我也搞一個。 李公明:像深南大道那么開闊的空間恐怕在廣州難以找到。不過,這倒提醒廣州綠化的規劃和管理的確還存在很多問題。蘇澤群說,如果只是把花種了、草種了就認為工作完成了,那就應該去林業局工作,而不是去園林局工作,顯然這是管理觀念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規劃,綠化城市、園林城市并不是以鋪滿草、種滿花為唯一尺度,種草、種花會占用地面的面積,這都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去看待。 打破等級,公共服務必須平等民主 新快報:那今后市政園林部門該如何來做“賢妻”? 黃石鼎:市政園林局所從事的工作,從一個家庭來說,恰恰就是一個家庭的門面,就是讓自己家里人住得舒服,來了客人的話他也會覺得舒適,讓人留戀。作為“賢妻”的話,首先要做到一點,對于“門面”的問題,應該主動去想,而不是要市長幫忙去想。 市政園林部門還應該借鑒一下國內外先進城市的經驗,都可以拿到廣州試一試。其實廣州每年在園林綠化方面投入的資金是非常多的,完全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探索。 李公明:第一,為公眾服務的機構一定要以一個平等民主的態度去看待公共服務的問題。具體來講,就是要打破一種區域和人群分布的等級觀念。比方說治理污水,我們看到省、市重要黨政機關周圍的河涌可能都不會有臭氣,道路也都是整潔的。 嚴格來講,“賢妻”和“管家”都應該有一個平等而且是老百姓優先服務的觀念。 很明顯,從省、市黨政機關到一般的公務員,到一般的白領,再到一般的城鄉接合部,市政管理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服務,其等級差距是非常明顯的。為什么在那些要害機關附近的路面從來不會發生水浸街,平頭老百姓所在的城鄉接合部卻特別容易發生呢? 權力等級觀念的重要性和其所享受的市政管理服務的等級區別這個問題一定要提出來,只有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打破一種官本位,打破一種口頭上說老百姓優先,實際上還是按照三六九等來劃分。這一點不打破,我們永遠是為了讓權力感到舒服,為了讓權力感到滿意。 第二個問題就是關于市政管理財政分配的公平問題。我注意到一個消息說,高架路兩旁的住戶投訴噪音的非常多。市政園林局回應說已經積極在做了,但是由于資金一直不夠,所以沒辦法,只能慢慢來。為什么資金會不夠?資金由誰來決定?什么時候才能夠充分滿足這部分群眾的需要?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