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
|
到07年底,寧波全市已有196個園林式村莊
日期:2008-03-12 來源:寧波新聞網 作者:崔燕 我要評論()
走進慈溪市宗漢街道廟山村,村莊內綠化亮點不斷涌現,農民“私家花園”、江濱公園、村心公園、環山綠地公園、苗圃基地縱橫交錯,組成了多條綠化帶。目前,廟山村擁有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人均擁有綠地高達42平方米,成為我市村莊綠化的一個典型。 為了促進城鄉綠化協調發展,自2001年起,我市開始創建園林式村莊,把城市的綠化理念帶入農村。市政府決定,每年“以獎代補”100萬元,支持農村創建園林式村莊。2007年我市又提出更高目標,力爭通過5年時間,在全市創建1000個市級綠化示范村,并要求從“綠化、美化”,向“香化、凈化、生態化”方向發展。 扶持政策促進了各地創建園林式村莊的熱情。各地把村莊綠化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不少經濟強村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圍村林、休閑林、通道林和河道生態林帶。經濟薄弱村也量力而行,發動村民在村內空閑地見縫插綠。不少村還統一購買苗木,發放到村民手中,由村民自行栽種。鎮海區為高標準建設綠化示范村,規定土地被環村綠化租用的農民在參加養老保險時,保險費每人每畝補助3500元。據統計,2001年以來,市本級財政用于村莊綠化“以獎代補”資金840萬元,縣(市)區配套1500萬元,鄉鎮補助3000萬元,村級投入高達2.1億元。 各地還把植樹造綠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舊村改造、村莊規劃時留足綠地,農戶庭院及房前屋后,栽植喬木、灌木、花、藤本或經濟類樹木,突出觀賞性、藝術性,逐步形成喬木、灌木、花、草錯落有致的村莊綠化格局。鄞州區灣底村在河堤兩旁種植柳樹、濕地松等護岸樹,在岸邊種植大量的云南黃馨及水生植物,河道繞轉村民住宅、繞轉村莊,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慈溪市三北鎮徐福村專門配備了5名綠化護理員,還成立了由黨員與村民代表組成的村莊綠化義務管理組,加強日常管護。 到去年年底,全市共創建寧波市級“園林式”村莊196個;207個村成為市級綠化示范村;建成農民休閑公園311個;村莊綠地面積增加10萬多畝,這相當于現有寧波市林場的山林面積;還涌現了奉化黃賢村等16個“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慈溪周巷鎮等26個“省級綠色小城鎮”和余姚橫坎頭村等26個“省級綠化示范村”。 ◆圖為綠樹環抱的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該村為我省第一個以村為單位成功申報省級國家森林公園的村莊。(嚴龍馬鈞攝)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寧波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