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科技頻道 → 園林知識 ![]() |
|
文化景觀
日期:2008-04-25 來源:網絡 作者: 我要評論()
在自然環境中經過人類活動而獲得明顯的新特征的景觀。與 自然景觀 相對,它反映了不同區域的地理特性。如蒙古族民居蒙古包就是一文化景觀,它取材于羊毛等自然物,但已具有明顯的人類活動特征,并反映了半干旱草原環境中游牧經濟的區域地理特征。 文化景觀一詞在20世紀20年代便開始使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C.O.索爾教授在1927年發表了《文化地理的新近發展》,文中首次明確定義了文化景觀,即“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人類活動形態”。 文化景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自人類產生后,尤其是農業出現之后,地球上才逐步留下文化的印跡。盡管地球上已不存在不為人類活動所影響的自然空間,但是嚴格來說,只有具備具體可視的物質文化形態之景觀才是文化景觀。由于一個地區的文化景觀往往是在不同歷史時期由各種文化疊置而成的,因此美國地理學者提出“相繼占用”的概念,主張用一個地區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不同文化特征來說明地區文化景觀的演變。 文化景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歷史因素、心理因素等,評價文化景觀必須基于對上述諸因素的分析。文化景觀主要包括 城市 、 鄉村等聚落形態、田野道路等土地利用形態及民居、寺廟等建筑形態。因此,對文化景觀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不同態度和不同成就,有助于了解人類文化的空間差異,甚至可以反映出形成區域文化的自然歷史背景。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