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工程動態 ![]() |
|
專家稱不能將房屋倒塌全部歸咎于建筑質量問題
日期:2008-06-12 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向朝陽 我要評論()
“5·12”汶川大地震致使汶川、北川、綿竹、都江堰、彭州等地的建筑物遭受嚴重破壞,很多房屋倒塌、損毀。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穎人、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所長黃世敏、成都理工大學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介壽等三位專家就此接受記者專訪時均表示,此次巨大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是造成建筑物大量倒塌的主要原因,不能將地震作用下房屋的倒塌全部簡單地歸咎于建筑質量問題。 重災區地震烈度可能超過建筑抗震設防能力 “我感覺,此次巨大地震在重災區的烈度可能大大超過該地區的建筑抗震設防標準!秉S世敏說。他是建設部防震減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所長,連日來一直在重災區調查。昨日下午,他告訴記者,這次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是造成部分建筑物倒塌、損毀的重要原因,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建筑物的設計達不到規范要求的可能。 黃世敏說,依據國家地震局的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將此次受災嚴重的汶川、北川、綿竹、都江堰、彭州等地的建筑設防烈度定位7度。他在重災區看見,部分建筑倒塌、損毀的情況十分嚴重,盡管地震局還沒有公布此次地震的烈度,但根據建筑物受損情況分析,地震在重災區的烈度可能大大超過建筑設防標準。如果這樣,重災區按7度設防的建筑物嚴重倒塌、損毀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不能簡單歸咎于建筑質量 為什么同在重災區的建筑物倒塌、損毀情況不一?是不是嚴重倒塌、損毀的建筑物就一定存在質量問題呢?同樣從重災區調查歸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教授、巖土力學專家鄭穎人給出了否定回答。 鄭院士說,首先應該肯定,此次巨大地震的強大破壞力是造成建筑物嚴重受損的主要原因,只不過由于地震烈度、地震波傳播的方式和方向,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原因等多種因素,同一個地區的建筑物受損程度不一,但這并不能說明嚴重倒塌、損毀的建筑物就一定有質量問題。要弄清楚真實原因,應該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通過科學的調查分析作出結論。 不同地質條件引發不同破壞力 “地震還有許多謎等我們去解!背啥祭砉ご髮W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朱介壽說,汶川8級大地震對成都以至全川都是百年以至幾百年都不遇的。它是沿龍門山中央主干斷裂映秀-北川-青川段的突然破裂引起,持續時間約100秒,沿此斷裂帶烈度可以達到10度以上。斷裂帶兩側地表及建筑均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近年來成都市建筑一直按地震烈度7度設防,經過這次8級地震檢驗,對市區而言仍然是正確的。但離斷裂帶較近的都江堰及彭州部分地區,烈度已超過7度,部分建筑遭到巨大破壞這是我們完全沒有估計到的。 汶川大地震發生時,由于地震力的傳播方向不同,地震波傳播過程的疊加效應,建筑物所在場地地質結構方面的原因,其烈度并不是簡單按震中距離而衰減的,而是存在著較為復雜的關系。比如,地震波在都江堰造成的破壞就非常復雜,向東南穿過龍門山到達沖積平原后已有較大衰減,到達聚源鎮等地時卻有所加強;穿過郫縣境內時又有所衰減,但到達成都后又再次有所加強。 “同一地區相鄰樓房受損程度不一的奇怪現象,也與建筑場地地質條件和波的傳播過程密切相關!敝旖閴壅f,重災區隨處可見相鄰兩幢樓房一幢倒了,而另一幢沒倒的現象,除了建筑的結構方式、質量、年代等原因之外,樓房下面的地質條件差異,地震波傳播的疊加效應,也是重要原因。由于人們對地震過程的了解還有很多未知區域,具體情況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認識。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