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四川地震災區干部群眾重建美好家園紀實
日期:2008-06-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希望,在廢墟上生長——四川地震災區干部群眾用自己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紀實 記者近日在地震災區采訪時看到,雖然災害造成慘重損失,災后生產恢復和重建家園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災區的黨組織、政府和干部群眾沒有氣餒,而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民生為本組織重建,注重培養“造血”機能,災后重建中的希望之光正在顯現。 讓抗震救災精神轉化成重建家園的動力 恩格斯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汶川大地震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但是,災害在毀滅人們家園的同時,更見證了四川人民的堅強。因為這種堅強,受災的人們面對廢墟、面對坎坷,沒有屈服、沒有后退。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學會堅強,不向困難低頭,將來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的囑咐,鼓舞著災區干部群眾認真地思考和謀劃未來的希望。 抗震救災精神正在轉化成推進地震災區改革發展、重建家園的強大動力。四川干部群眾指出,萬眾一心、不屈不撓、友愛互助、自強不息的抗震救災精神,是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成為我們奪取抗震救災斗爭全面勝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省委書記劉奇葆強調,要全力以赴抓安置,圍繞安置抓恢復,抓好恢復促重建。要振奮精神,自加壓力,迎難而上,各展優勢,各盡所能。 四川災區的干部群眾對自己家園的熱愛,使他們幾乎沒有停歇的時間。在安置受災群眾的同時,災后恢復工作就已提上日程!白ゾo”“盡快”成了干部和黨員的高頻詞匯: ——抓緊恢復災區交通、通信、供電等基礎設施,安置工作和恢復重建就有了堅實基礎。 ——抓緊恢復商貿流通和服務業,災區市場和物價基本穩定至關重要。 ——抓緊恢復工農業生產,廣大農民正在搶收搶種,災區農業生產能力恢復在望。 ——抓緊幫助受災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支持盡快復產、復工和正常營運。 ——抓緊編制災后重建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先期啟動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建項目,盡快著手實施…… 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自強、自立、自救”,“堅定、堅強、堅韌”。災區干部群眾自己動手、重建家園,展現出偉大而堅韌的品質。 促進城鄉各項事業科學規劃 剛剛被任命為德陽市市長的陳新有說,多難興邦。如果說以前的城鄉規劃在實施中還有不少阻力的話,那么現在我們的阻力更多的是意識和決心,F在,這兩樣我們都不缺,我們目前可以充分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好各項社會規劃并付諸實施。 這次地震中,彭州山區農村受災非常重,在積極救災的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的農村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舉行,在彭州市82個項目的重建規劃表中,新農村建設規劃就占了四分之一。 彭州市規劃局局長段毅說,他們打算災后結合新農村建設,提高災后重建的質量,進一步將政府資源向三農傾斜。按照彭州市原有的規劃,打算在2020年建設78個新型農村社區,聚集全市70%-80%的農村人口!叭绻Y金和政策到位,原有的規劃目標可能會提前5年實現!倍我憬榻B說,在新的重建規劃中,農村標準化衛生院、學校、垃圾處理站都已被納入,就連地下污水管網也考慮到了。隨著人口的聚集,各項配套設施也會同步進行,城鄉一體化的速度可能加快。 針對綿竹市原有工業企業布局相對散亂的特點,綿竹市經委主任袁發全強調在災后重建規劃中應重點突出提高工業集中度的思路。災后的綿竹將以劍南春工業集中發展區為基礎,通過建設新的工業園區,進一步提高工業企業集中度,推進工業園區化。同時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通過淘汰高耗能企業和落后產能、引導轉產和更新生產技術,鞏固原有優勢產業,培養新的支柱產業。 綿陽市委書記譚力說,災后重建規劃中將著重研究城市公共設施的位置、抗震度等問題,將類似建筑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列為重中之重。 災區重建將凸顯科學發展觀 記者在災區聽取當地企業災后重建計劃中,一個突出的感受是:各個企業都沒有把恢復生產定義為簡單的“還原性”生產,而是把眼光瞄向如何抓住契機,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什邡市工業經濟局局長李先輝介紹說,什邡是“成德綿經濟帶”中的工業重鎮,5月末,全市的工業生產恢復已經由規劃轉入實施階段!拔覀儨蕚浣谌フ憬、江蘇一帶招商,一方面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著重引進具備‘造血’功能的項目;一方面通過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倒逼市內原有落后產能淘汰或升級,進一步提升產業檔次、優化產業結構!崩钕容x對恢復重建已有成熟的思考。 東方汽輪機廠制定了“三年恢復重建、五年提高發展”的計劃,要在原有的生產基礎上實現“三新”,即新體制、新結構、新水平,著力加強自身在世界裝備制造業中的不可替代性,瞄準世界制造業先進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東汽已經在謀劃利用重建的契機,實現跨越式發展。 德陽清平磷礦在中國化工集團的幫助下,正著手建設年產20萬噸的磷銨項目,利用最新的選礦技術,提高低品位礦的利用率,向精細化工邁進。類似的“升級和調整計劃”在受災較重的彭州、綿竹、什邡等工業縣市都已列入重建規劃,有些已經開始上馬建設。 “從對災后重建的認識來看,各級干部和企業正在把這場災難轉化為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機遇。”德陽市委書記方小方說。 成都大學副校長張其佐說,目前災區的重建規劃思路,正在凸顯出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作用。他認為,災后重建規劃和實施中,應以生產項目促進產品結構調整、以行業標準帶動產業升級,不能簡單“克隆”舊有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力,而應根據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科學選擇和引進項目,通過節能減排等杠桿,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和技術門檻,實現災區工業生產的“清潔恢復”和可持續發展。 災害毀滅了我們的家園,但我們還有勤勞的雙手、還有智慧的頭腦。在災難中堅強地挺立過來的人們,一定會用自己的雙手托起未來的希望!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