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遺產要聞 ![]() |
|
開封:保護文化遺產 守護精神家園
日期:2008-06-19 來源:開封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入新階段 6月14日,是第三個中國文化遺產日。當日,開封市中國民間藝術大師、朱仙鎮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郭太運,從省領導手中接過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證書。同日又傳來喜訊,我市的開封盤鼓等6項非物質文化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樣,加上我市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入選的朱仙鎮木版年畫,我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達到7項。 據市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主任李中華介紹,開封市的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于2005年正式啟動,并成立了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經過認真整理和挖掘,發現了我市數百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如老虎頭鞋、泥塑、印染、剪紙、烙畫、斗雞、抖空竹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精神,我市經過多次論證,最后確定11個推薦項目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已有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盤鼓、大相國寺梵樂、麒麟舞、二夾弦、汴繡、汴京燈籠張共7項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標志著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章可循 下一步開封市將采取哪些措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呢?記者采訪了市文化局社文科科長曹銀聚。他告訴記者,2008年6月6日,開封市人民政府第60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暫行辦法》并頒布實施,這必將推動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介紹,暫行辦法共4章,分為總則、保護開發、保障措施和附則。總則主要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保護原則,部門職責等。保護開發主要規定保護的基本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和實物的管理,開封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應當符合的條件等。保障措施規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的來源和用途,違反暫行辦法的處罰措施等。該暫行辦法的出臺,將加大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促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順利開展。 如何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于如何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封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評定實施意見》規定,開封境內的公民、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均可向所在行政區域文化行政部門提出項目申請,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門逐級上報。申報主體不是申報項目傳承人(團體)的,應獲得申報項目傳承人(團體)的授權。傳承于不同地區并為不同社區、群體所共享的同類項目,提交各方同意聯合申報的協議書后,可聯合申報。市直屬單位可直接向市文化行政部門提出申報。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封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定工作,入選項目通過媒體進行社會公示后,由開封市人民政府批準公布。 實施意見中還對申請列入開封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范圍作了界定,其中主要包括:口頭傳統,包括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如神話、傳說、歌謠等民間文學;傳統表演藝術,包括傳統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民俗活動、禮儀、節慶;天文、地理、歷法、養生醫療等方面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術和技能,包括制造、建筑、織染等。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