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蕭山苗農紛紛省外建苗圃 降低成本還能開拓市場
日期:2008-06-24 來源:http://www.zjsr.com 作者: 我要評論()
蕭山苗農在大棚中 蕭山苗農黃良根這幾天一直在內蒙古包頭,他忙著洽談在包頭附近的森林公園承包200畝土地新建苗木基地的事。三個月前,他所在的公司在包頭郊區已經建起了一個20畝的苗圃,從蕭山運來的樹苗才剛剛下種,他們又開始籌劃建立更大的苗木基地。 “本土化”苗圃優勢凸現 黃良根產生在包頭市建苗圃的念頭,主要是因為他所在公司承接了該市高檔社區金茂豪庭的園藝和綠化工程。按照以前的經營模式,工程綠化用的苗木都是當地采購或者從蕭山基地直接運到工地上種植,但直接從南方把樹苗運到北方種植,不僅運輸成本高,而且很多會因“水土不服”而枯死。所以必須把從蕭山運來的苗木先種植在當地苗圃里“訓化”一段時間,再植到綠化工程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降低綠化工程成本。 在目標市場附近建的苗圃黃良根稱之為“本土化苗圃”,他認為除了降低成本外,還有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開拓當地市場。拿內蒙古地區來說,這幾年要綠化的工程很多,苗木用量也水漲船高,而當地苗木市場品種單一,價格比蕭山要高很多。“比如說紅葉小柏吧,在蕭山一元多,在包頭卻要賣到三元左右,要是在本地建立一個苗圃,用人和土地成本比蕭山還略微便宜些,把成本控制好了,就可以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蕭山苗農揚鞭省外市場 近年來,像黃良根這樣到省外建苗圃的蕭山苗農越來越多,他們嘗試通過本土化苗圃來開拓區域市場。 新街鎮元沙村苗農田文虎目前已在上海松江、北京順義、天津靜海、山東淄博建起4000余畝苗木基地。苗農管澤林在上海浦東建有1000多畝的苗木基地,主要種植香樟、金葉女真等常規品種,銷售區域遍及上海每一個角落。苗農陳國良前不久也在云南建起了苗木基地。 寧圍鎮豐北村的許金觀是開拓省外苗木市場最早的人之一。當初,他剛到北京昌平建苗圃時面積只有50畝,而且現在他在通州、順義、昌平等區的苗圃已經擴張到1500多畝。他說,最近很多蕭山的老鄉紛紛到北京開拓建苗圃,光他知道的就有10來個。目前,在北京的蕭山苗農主要向一些奧運工程的綠化建設公司提供苗木。北京鳥巢體育館場地、昌平鐵人三項運動場地、八達嶺長城附近的自行車比賽公路,都種著蕭山苗農提供的綠化苗木。 省外苗圃打開全國市場 據蕭山農業局林業科沈偉東科長介紹,該區的在外省的苗木基地有5萬畝,足跡遍及了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湖北、陜西、江西、貴州、重慶、成都、昆明等十多個省市。 在苗木產業發展過程中,蕭山苗農由于盲目發展曾出現過“龍柏燒狗肉”的教訓,現在苗農們已經開始走出生產、出售的局限,主動涉足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施工、養護、租擺和市場建設等領域。據統計,僅僅新街鎮具有二級資質以上的園林工程承攬企業就超過10家,由于蕭山苗農在經驗技術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很多外省苗圃基地的建立與承接園林綠化工程直接掛鉤,經常是工程做到哪苗圃建到哪。 雖說苗圃建在外省,但對蕭山本地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外省苗圃的種苗絕大部分都來自蕭山,僅許金觀的北京苗場,今年就向新街鎮的近500戶苗農求購了苗種。外省苗圃的建立,不僅擴展了蕭山種苗的銷路,還讓苗農對市場需求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規避了風險。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