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劃設計頻道 → 規劃設計動態 ![]() |
|
規劃“大合肥”
日期:2008-08-11 來源:城市規劃網 作者:孫小林 范利祥 我要評論()
“要是在以前,這樣的規劃,想都不敢想。”8月6日上午,合肥市規劃局局長王愛華笑著對本報記者說。 王愛華的身后,就是那個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整個合肥人高度關注的《合肥市141城鎮空間規劃》。 這個規劃,驟然拉開了合肥的發展空間,拉開了合肥向外擴張的帷幕。 “合肥市2010年主城區面積將達到300平方公里,人口總數達到300萬人;到2020年將達到5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500萬人。”王愛華如是描述合肥的未來。 她認為,“141”(1個主城、4個外圍城市組團、1個濱湖新區)城市空間發展框架,是一個開放的突破行政區劃束縛的城市空間發展框架。 王愛華長期與規劃工作打交道,并于2002年擔任合肥市規劃局局長。“以前,也組織過合肥這樣大規模的規劃研究,但大家都不敢搞。”“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合肥,這個一度被稱為“全國最大縣城”的中部省會城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快速“長大”。 “大規劃”勾勒“大合肥” 王愛華介紹,解放后,合肥的城市規劃已做過5版,但每一版都相對比較落后。“人口規模、用地規模、城市發展方向、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都比較落后。” 比如,1979年的規劃說,合肥市到2010年的人口是100萬。但實際上,到1989年,合肥人口就已經突破了100萬。2000年達到了200萬。 “前面的規劃都是建立在小城鎮、小城市的規劃上的。”王愛華感嘆。 而如今的“141”規劃,則“完全拉開了合肥的城市框架”。 “一個主城”,指312國道以北的城市建成區,是城市的中心組團。 “四個組團”,指向東、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城市組團,其中以向東、西南方向拓展為主,向北、西方向適度拓展為次。 各組團相對有所分工,東向組團重點發展商貿物流業;西南以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代表的組團重點發展現代制造業;西部以科學城為龍頭的組團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北部組團重點發展傳統工業,各組團形成相應的城市副中心。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