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劃設計頻道 → 規劃設計動態 ![]() |
|
蚌埠張公山迎河水系景觀規劃出爐
日期:2008-08-14 來源:蚌埠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被列入蚌埠市今年重點規劃項目的張公山、迎河水系景觀規劃,目前初步設計方案已經完成,現正在市規劃館進行公示。如果規劃方案得以實施,這里將被建成一個集歷史、人文、時尚、生態為一體的大型綠色休閑場所。 本次張公山、迎河水系景觀規劃設計由同濟大學操刀,整個景觀設計主要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歷史傳承區、文化感知區、生活風尚區、生態體驗區,它們層層相扣,處處相連,卻又劃分明確。 水系入淮河口處:著力弘揚大禹精神 規劃中的歷史傳承區位于迎河水系入淮河口,以人與水的關系為主題。計劃在席家溝東岸濱河綠地設立治水文化主題公園,以弘揚大禹治水精神。在主題公園中建大禹文化展示館、抗洪廣場和抗洪紀念館等設施,與現有大禹雕塑廣場交相輝映,記錄與傳承蚌埠人民治水理水的光輝歷史。在席家溝西岸,設計方案提出設立居住社區,同時保留部分廠房,改造成創意產業園與社區商業公園。 文化感知區:主題被定為“塔影” 比鄰在歷史傳承區南部的是文化感知區,它是整個規劃項目中最為核心的區域,北至涂山路,南到東海大道,自然景觀得天獨厚。中部的望淮塔是整個設計方案中的視覺焦點。所以這一區域的主題被定為“塔影”。 為了保證望淮塔的城市地標位置,在文化感知區內,設計單位嚴格控制周邊建筑的高度。為了延續望淮塔最高點的空間關系,規劃設計方案同時設計了若干條視覺通廊,以強化望淮塔在城市中的視覺可達性。 除了望淮塔,文化感知區的設計重點就是湖心的張公島了,此次規劃力爭把張公島打造成蚌埠的印象島,初步意向是在張公島上建一座形似蚌珠的歷史博物館,在周圍配以民俗風情園項目。 生活風尚區:將建有釣魚臺遺址公園 沿著文化感知區往南走,就是規劃中的生活風尚區了,這里以居住和商業為主,沿河設計有高品質的商業休閑街,高層商務酒店等。同時被規劃在生活風尚區內的還有釣魚臺遺址公園,公園北側將有一個覆土建筑,一眼望去,就好是臺地茶園一樣,稍南方的龍塔則寓意蚌埠的繁榮昌盛。 生態體驗區:讓市民體會農耕勞作的樂趣 在這次的規劃方案中,還有一大亮點就是生態體驗區。城市中快節奏的生活讓市民疲憊不已,假日里,來到這里,當一回近郊農民,體會農耕勞作的樂趣,了解農作物的生長規律,還可以對孩子進行科普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初步設計方案公示以后,市民反響強烈,也有不少市民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對方案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總結了市民的意見后,近期,市規劃局將就此項目召開專家論證會議。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