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領導講話 ![]() |
|
杭州市副市長張建庭:改善城市環境 提高生活品質
日期:2008-10-29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作者: 我要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2008年10月28日至30日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座談會和園林綠化與可持續發高層論壇在北京世紀國建賓館召開。此次會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主辦,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承辦,第七屆(濟南)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組委會協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到會作了重要講話,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試點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園林城鎮的近百名市長,各省、自治區建設廳分管廳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園林局局長,各地城建、園林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人員和國內、國外專家等近600人。 29日上午論壇圍繞濕地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以下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建庭的報告。 尊敬的陳曉麗理事長,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學者,非常榮幸受邀請來參與會議,與大家交流。杭州是長三角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國家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文化勝地。大家都知道,杭州被稱為人間天堂,我們理解人間天堂主要應該是人與人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所以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城市綠化當做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而且是有生命的重要的基礎設施。所以在十五期間,我們杭州的城市,特別是城區這一塊,每年我們綠化的擴綠面積都超過700萬平方米,擴綠總量達到了3740多萬平方米,十五期間的綠化是九五期間的4.5倍,所以到07年年底,一共城區綠化面積是120多平方米,公園的綠地面積是3400多萬平方米,整個城區綠地率是35.24%,綠化覆蓋38.56%,現在杭州人均公共綠地是12.08平方米。 與此同時這幾年杭州經濟發展速度也很快,我們是全國省會城市第二,連續17年都是兩位數增長。07年我們的GDP達到了4100多億,尤其人均GDP已經到了8000多美元。在整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沒有因為注重經濟發展而影響整個城市環境,相反經濟發展和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城市綠化工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提高。所以這幾年國家的很多部委,包括建設部,比如園林城市等等在這方面我們也得到了很多的榮譽。目前杭州已經初步形成了融山、水、林、園、城為一體,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綠地系統,兩圈兩局六條生態帶的城市生態格局已經形成,而且我們整個城市的綠化是量大,特別是今年我們實施了一系列的城市綠化工程,所以說整個環境的整治和綠化工程實施以后,使杭州的天更蘭、山更綠、水更清、花更艷。所以充分顯示了園林城市、旅游勝地、文化城市它的品位和美麗。我這里主要介紹突出的三個方面,第一就是以人為本,城市園林綠化尊重和滿足人的需求,在我們整個過程當中是首先考慮的。每年700萬平方米的城市綠地的增加,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環境的雙向互動關系,我們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園林的創造過程中,滿足人民的休閑、休息和觀賞的需要,使人和城市和自然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良好生態系統。 在城市綠化規劃設計和建設中,也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特別我們去掉貴族化,重視親和力,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在城市管理的理念上,也實現了以管理為中心向服務為中心的轉變,以自我為中心,以前就是怎么樣方便管理,怎么樣方便我的工作,原來這種作為執法管理部門或者公園管理部門從這種思路返過來,以管理為中心向服務為中心,以我為中心向以市民游客為中心轉變,所以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設計注重城市綠化的生態效應。以民意型的綠化為主導,而且是提倡多種樹。我們國家南北方氣候差異很大,有一些城市搞一些大型草坪也是無可厚非,但是杭州這種城市,我們感覺到也不能有太大的廣場,所以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就是以種樹為主,就是加大道路、小區、游園以及廣場的效果,增加綠地的色彩,為市民提供距離合適、景觀優美、環境宜人的工作生活環境,讓更多的市民受益。這是我們最近三五年來特別注重的,就是要讓城市的居民在他居住的環境當中切身感受到,也享受到綠化給他帶來的好處。當時作為杭州的地理位置,有一些景點離居住區比較遠,盡管投入了很大,但是離居民的生活區很遠。所以這幾年我們盡量把政府對綠化這項工作的效益體現在市民的日常生活當中,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還有方便游客游覽的民間小路和山間小路方面修了200多公里,完善了大量的標識牌和人性化經典牌,新增電話亭等等,就是首先考慮人的需求,設計人員也好,建設者也好,你自己考慮,如果我是一個游客,或者一個市民,到這處公共綠地來他需要的是什么,他最方便的是什么,感覺最舒適的是什么,就滿足他什么,所以我們重點做了這項工作。 城市園林作為杭州來說,最集中體現的就是在體民心方面,我們提到的口號就是還利于民,還景于民,最集中體現的就是杭州這幾年無從02年開始,把西湖所有的公園向市民游客免費開放。而且與此同時,從03年開始,杭州市所有的博物館都免費開放。我們的觀點就是要將每一寸綠地和每一寸景觀都還給市民和游客,讓大家更好的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真正使城市公共綠地成為公共產品,供市民享用。所以現在的杭州,無論是富貴貧賤,婦女老幼都可以游覽杭州,享受杭州的綠地,西湖美景。 我們認為,在體現和諧社會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涵就是社會公平,所以我們在城市的綠化當中,在管理城市公園的體制當中,充分體現社會公平,所以在杭州只要有一個住房,對于有一百萬的富人來說,對于有兩三萬存款的市民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你去的所有的景點和博物館不需要掏一分錢,而且是24小時全天候,所以就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體現在城市的園林綠化當中,建設、管理過程當中都充分體現出來了。另外就是在城市綠化當中,在實施之初就征求聽取社會的意見,我們每次在公園建設前都征求市民群眾的意見。每次項目出來都要公示,把所有的方案找一個地方公示出來,聽取市民的意見。如今杭州的城市公園就是古韻今風交流,湖景城貌輝映,為人間天堂做出了全新的詮釋,重新的體現了杭州和諧的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本地和外地游客。與此同時,杭州的人氣也很旺,吸引力也很強,特別是這幾年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的在提高。07年杭州中外游客是4300多萬,特別是從旅游收入來說,我們去年旅游收入比02年增長了55%,我們現在國內旅游收入是540多億,旅游總收入是630多億,所以在各方面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第二個特點就是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就是生態優先。這一條在杭州是體現的比較明顯的,首先在城市規劃當中,在城市規劃的層面就十分注重節約的理念和生態的保護,特別是園林綠化方面的規劃,科學合理的綜合各種因素,特別是城市綠地和園林景觀的定性定量定位,做到各種不同的性質,不同的類型,不同規模的綠地在功能上互相補充,相輔相成。我們提倡公園,特別是公共綠地的多功能性,它的一種綜合功能性。在數量上最大限度的滿足綜合功能的需要,在布局上面結合自然山水的地形和方便的服務半徑,充分覆蓋規劃區。所以這幾年我們也搞了很多的規劃,包括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化五年實施計劃,生態市建設的規劃等等,包括杭州的生物多樣性的規劃,公共綠地樹種的規劃等等,從規劃當中就開始注重節約的理念。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從綠化建設實際方面,在實際當中強調城市綠化的生態理念和生態效應,大力宣傳和提倡生態的審美觀,減少城市綠地非人性化的傾向和非自然化的傾向,調整綠化配置的模式,在樹種的選擇上突出鄉土和本地樹種。在選擇樹種方面也不是刻意的把哪里的樹種引進到杭州來,在城市的規劃當中,杭州還是強調本地樹種,鄉土樹種,如桂花樹這些,在杭州氣候、土壤各種條件都很適宜,存活率也很高。在構建生態穩定平臺上,大型的草坪,像我們現在西湖的一些花卉有很多,但是我們的花卉就是以適應本地的花草花種為主,自然的灑落在西湖的每一個綠地公園上,長出來開花了以后,它的布局搭配都很自然,而且特別重要的就是,像這些養護成本都很低。所以近年來我們湘湖、森林公園等等就是提高抗旱能力,降低養護成本,從實際方面考慮。 第三就是在綠化工程實施過程當中,充分注重自然山水的格局,挖掘文化內涵,完善休閑功能,充分利用現有良好的自然植被資源,不搞大拆大建,以保護和修復為主要內容。所以這幾年實施的一系列工程,全部都是在原有面貌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性的修復和整理,不提倡搞大拆大建。近年來杭州在城市綠化中,生態優先的理念最重要就是體現在對西湖水系的治理,剛才會議間歇的時候,我和陳曉麗理事長也在探討,03年西湖往西面重新恢復了一塊水面,這個水面的恢復不僅僅是一種景觀,我們當時主要的目的就是為改善西湖的水質做的這項工程。現在來看,幾年下來這項工程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對改善西湖的水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西湖的水質最容易受到污染,或者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從西面來的水。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是在西面新開挖的水面里面,首先給它起到一個沉降凈化的過程。所以現在錢塘江到西湖之間建了兩個水處理廠,每天有40萬噸立方米的水進西湖,24小時不斷的運作,這個水出來的標準就是自來水的標準。然后到西湖里面通過這個過濾工程還不夠,怎么辦?特別重要的就是在新恢復的水面搞生物處理,我們水生植物在西湖新開挖的局面有200多萬株,一共有30多個品種。而這些水生植物對水質的自凈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西湖的西南面做了一個生態公園,就是整個居住區、企業出來的一些污水通過生態公園的處理,最后達到標準進入西湖,這是西湖的水質方面,充分體現了返璞歸真,節約成本的理念。 最后要講的就是監管并重,實現城市綠化量質的并舉。我們堅持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做到綠地建設一片、養護一片、管理一片,實現綠化、養護、管理的全覆蓋。堅持制度化管養,就是我們出臺了養護標準,各個城市的標準也都不一樣,特別是江南地區,杭州地區對什么樹種養護要達到什么標準和要求,杭州也制定了標準,包括管理的一些考核辦法。第二就是堅持市場化管養,我們從2000年開始,杭州市全部實行市場招投標,應該說這個效果很明顯。而且盡管綠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招投標以后實現了市場化管養,它的成本比原來降了55%,而且質量是在不斷的提高,因為杭州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游客比較多,所以來的各方面的要求標準都不一樣,對我們的工作,我們杭州園林行業工作壓力很大,因為各種評論,各種監督和批評隨時都會有,所以在這方面也是一個很謹小慎微的從事工作。 現在就是市場化運作的重點就是把管理人員如何從過去慣用的行政管理方式轉變為企業化的方式管理,市場化運作提高了綠化管理人員的水平,杭州很多綠化企業在杭州這個天地走到了全國,成為全國很多的綠化工程的一些成員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我們堅持屬地化管理,就是采取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服務的重心下移,實地管理,城市全部的綠化,公共綠地公園下放到區里,充分發揮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的作用,變一家管為多家管,落實屬地管理的各項措施,橫向到底,縱向到頭,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各個小區都有這種情況,現在有的新的小區物業管理很健全,這個物業管理當中有一部分綠化資金保障,有規定,但是很多老的小區,包括北京也有很多老的小區沒有健全的物業管理制度,這個怎么辦?全部由政府承擔,我們杭州每年幾個月的綠化資金,相當一部分拿出來,就是給沒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作為綠化管養的經費。作為杭州市綠化辦,杭州市園林局主要就是抓管理、考核,從2000年開始,我們開展了全市最佳公園和最差公園,最佳道路和最差道路的綠化養護評比。這項工作評了不是簡單的一個季度評一次,報紙上亮亮相,曝曝光,每年年底最差的評出來一票否決制,你所有的先進都不能評,而且如果兩次評上最差的,今年和明年都評上最差的,就進行班子調整,這一條在我們杭州的力度很大,也是動真格的,我們稱之為用鐵的手腕來做這件事情,所以效果非常明顯,以杭州市政府的名義組織進行考核。在這幾個方面工作的努力下,整個杭州這方面綠化的基礎,包括這幾年的發展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各位專家學者,環境是杭州的核心競爭力,建設生活品質,打響東方休閑之都的品牌是我們的目標。這次會議也是一個機遇,我們將進一步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進一步貫徹落實環境的各項措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積極構筑自然風貌與城市景觀交相輝映的綠色大都市,用科學的發展觀不斷的引領城市綠化工作。我的發言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