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城市風采 → 國家園林城市(城區) ![]() |
|
國家園林城市系列之:發揮環境優勢 建設生態貴陽
日期:2008-11-10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倡導資源節約、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是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執政理念。貴陽市委確立了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戰略目標,將推進現代化與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有機統一起來,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戰略的突出位置,積極開展了資源節約型城市建設。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過程中,貴陽市制定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意見》和《貴陽市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實施意見》,認真貫徹以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利廢和改善建筑功能的措施。2006年,按照節能設計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工程計110項。新建節能建筑和綠色建筑比例達到了43.2%%。其次,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徹底改變了原來“大草坪、大色塊、大鋪裝”做法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和綠化養護資金增加的現象,實現城市綠化建設以喬木為主,灌、藤、花、草合理配置;增加攀沿植物及其他藤本植物的綠化比重,利用城市有限的綠化空間,最大限度地綠化美化優化環境;充分利用山頭自然資源,啟動山體公園建設,2020年分期分批逐步將城區118個山頭建成為開放式公園綠地,形成城市“綠肺”,促進了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工作。 貴陽的美,美在山、水、林,這是貴陽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所在,是城市發展的最大資源。貴陽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創新城市發展模式,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立了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發展戰略。
![]() 貴陽市是我國第一個“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結合循環經濟理念和實施計劃,貴陽市委、市政府年初公布了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5年奮斗目標:到2012年,生態產業快速發展,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三、二、一產業結構穩定形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5%以上,主要排放物排放總量減少10%以上,中心城區空氣質量達到良好以上天數穩定在95%左右,城市綠地率42.19%,綠化覆蓋率4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平方米。 今年,貴陽市政府投入8億元,對事關貴陽市民飲水安全的紅楓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庫強力實施工業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生物凈化、生物修復五大工程,有效控制“兩湖一庫”外源污染,實現水質根本好轉。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在中心城區建成“三條環路十六條射線”的骨干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貴陽市將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和市委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目標,把建設生態文明城市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切入點,將生態文明理念貫徹到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堅定不移、強力推進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進程,力爭把貴陽建設成為最適宜創業、最適宜生活居住的山水生態園林城市。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