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廣州:老城區市民享受森林城市新時代
日期:2008-11-18 來源:城市規劃網 作者: 我要評論()
黃埔區 50多種抗污樹種營造港區城市森林 說起黃埔區,很多人都知道,這里是我國華南最大的現代港口之一,也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但說起黃埔區的生態環境,也許很少人知道,廣州市第一、二、三號古樹名木竟然都在該區境內! 調查成果顯示,黃埔區現有林地面積1152.7公頃,森林覆蓋率18.2%。在此基礎上,黃埔區規劃生態林面積982.9公頃,占林地面積的85.3%,商品林區劃面積169公頃,占林地面積14.7%。隨著城市化推進和工業化發展,黃埔以發展城市林業為切入點,著力建設和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港口城區林業。其中,龍頭山森林公園就是該區城市林業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走進龍頭山森林公園,麻石、鵝卵石鋪成的登山路有4100米,臥龍湖、蒲林廣場、蒲林小溪,前后廣場、珍稀樹種展示園成為市民休閑之地。公園內獨具一格的花崗巖蛋石景觀、周邊豐富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眾多市民到此游玩,成為廣州東部新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發展和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弘揚生態文化,打造綠色現代港區,就成為黃埔區創建森林城市的目標。為了使森林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綠化、美化作用,充分發揮生態效能,黃埔區針對港口和化學工業區的環境特點,通過實施科學的林分改造,合理選擇樟樹、楓香、鐵刀木、荷木等50多個觀賞美化品種和抗污染品種。目前各類苗木生長良好,定植三年后苗木高度普遍達到2.5米以上,營造了生態功能穩定,景觀優美的港區城市森林。 此外,黃埔區共有轉制社區15個,44個自然保護小區,總面積227公頃。目前黃埔已建成風水林社區公園10個,在建項目3個、已立項新建項目2個。至2008年底,他們全區將建成轉制社區風水林社區公園15個,實現每個轉制社區都有公園的目標,新增公共綠地面積83公頃。這些社區公園的建成,不僅美化了生態環境,公園及其周邊還成為了居民每天晨練、跑步、打球和體驗大自然風光的好去處。 按照規劃,黃埔區下一步重點是建設大飛崗森林公園,同時對后底山、黃茅崗、大崗山、茶崗、蕃鬼山、馬鞍崗等自然山體進行森林旅游景區的功能定位,營造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觀。其中,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的大飛崗森林公園將在明年初竣工投入使用,最終建成一個集山、水、田園風光于一體的現代都市森林公園。 海珠區 萬畝生態果園托起綠色海上明珠 相傳古人乘船順珠江而下,發現一個環島岸線風光旖旎、河涌縱橫交錯、岸上林果飄香的地方,將江、涌、園、林融于一體,隨即作詩曰:“海珠南岸好停舟,樹色波光相映浮”……這就是位于廣州市中部被譽為“海上明珠”的海珠區。探訪其間,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黃埔古港、嶺南畫派發源地十香園、孫中山大元帥府、鄧世昌紀念館、古色古香的中山大學建筑群等古跡和紀念建筑保存良好,訴說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據了解,海珠區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至今已經2000多年。 更為難得的是,海珠區自然環境優越,生態優勢明顯。其中,素有“南肺”美譽的海珠區“萬畝果林”保護區不得不說。早在1998年,海珠區以“返租土地”的形式建設瀛洲生態公園,進行果林保護。2006年,海珠區又采取政府向經濟聯合社租用土地的形式,探索“萬畝果林”保護的有效途徑。如今的萬畝果園總面積約3.85萬畝,仍然一片郁郁蔥蔥。園內的龍潭果樹公園一期(84萬平方米)建設已完成,二期工程建設也正在加緊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開放。同時,海珠區正在積極推進中的上涌果樹公園(142萬平方米),一期工程也將于今年年底建成開放。據專家研究發現,海珠區的萬畝生態果園對調節廣州市氣候、凈化城區空氣、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來自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調查也發現,城區綠地已成為鳥兒的天堂。廣州城區眾多的綠洲共孕育了116種鳥類,種類數量竟然高于沿海濕地區。 借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契機,目前海珠區已實現出門見綠,小區游園遍地開花。2007年以來,海珠區共投資3615萬元,建成了磨碟沙公園、潘鶴雕塑藝術園、紡織路計生小游園、海天四望小游園、十香園、客村立交東北角綠化工程、赤沙北碼頭綠化小游園等一批綠化工程,建設規模總計約7.98萬平方米,讓居民每天生活在綠色的海洋之中。今年秋,廣交會首度整體遷移到海珠區的琶洲會展中心舉行。為配合場館建設,海珠區加強了會展中心周邊親水公園和琶洲體育公園的養護,讓綠色花海更顯琶洲會展中心的魅力。 在道路綠化方面,近年來,海珠區不斷加強道路綠化建設和養護。如今珠江南岸7.5萬平方米的綠地形成了濱江景觀林帶美景。在濱江路,在中大北門廣場,美麗的珠江、蔥郁的林陰大道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此外,海珠區還完成了龍潭村周邊、侖頭村東路沿線、小洲村簡氏宗祠周邊、小洲村南沙快線沿線周邊及瀛洲南路周邊綠化工程等5.47萬平方米的綠化建設。隨著廣州“南拓”、“中調”戰略的實施,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如國際會展中心、廣州新電視塔等紛紛落戶海珠,為海珠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海珠區的城區功能正實現由傳統的工業區向現代商貿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生態旅游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化中心城區轉變,一顆綠色的海上明珠正在升起。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