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舟山礦山環境治理念好三本經
日期:2008-11-20 來源:中國花卉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在浙江省開展的新一輪礦山環境治理中,舟山市以大陸連島大橋通車為契機,在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上頗具特色和成效。近日,舟山市國土資源局高級工程師湯傳龍接受了記者采訪,介紹了該市的工作經驗。 領導掛帥督戰 為確保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落到實處,舟山市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城市生態建設領導小組”,其下專設“礦山開發與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由國土、財政、環保、水利、農林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各縣(區)也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并通過責任制考核等形式,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任務指標每年下達各縣(區)。市長、分管市長親自督導,多次帶領有關部門對主要公路沿線、大陸連島工程項目可視范圍內的礦山進行實地察看、現場辦公,就礦山關停、綠化治理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和完成時限目標。 多種方案綜合治理 舟山市首先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草坪花卉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邊坡綠化研究所以及四川大學景觀生態環境工程研究所等單位建立聯系,獲得其技術支持,組織相關人員到無錫、北京、紹興等地進行邊坡綠化交流和觀摩,邀請日本專家現場指導,舉辦多種形式的技術交流會,從而有效提升了各項工程的技術含量和施工質量。 在治理方案的設計上,舟山市特別強調根據廢棄礦山地理位置及礦區地的可利用性,宜景則景,宜林則林,宜墾則墾,宜建則建,充分提高礦區的綜合利用價值。經整治后可增加建設用地面積,按土地整理型進行設計;對于礦區位置偏高,不宜進行土地整理的廢棄礦地,礦山廢棄后,山體裸露,影響市容的,按生態恢復型進行治理;對宕面有一定高度、坡度較陡、受地質災害的威脅的廢棄礦山,按景觀再造型而進行整治。幾年來,經綜合整治,累計新增建設用地1200畝。 應用鄉土植物為主 在植物應用上,以適宜海島環境生長的當地鄉土樹種為主,采用了普陀樟、木麻黃、檳柃、厚葉石斑木、火棘、紫荊、海桐、黃連木、女貞、夾竹桃、刺槐等樹種。在城區內的礦山治理中種植了茶花、美人梅、三角梅等花木。此外,還種植爬山虎、花葉蔓常春藤、油麻藤等一批藤蔓類植物進行坡面綠化,同時通過在坡面平臺、馬道等處噴播的基礎上加種容器苗來提高整個邊坡的綠化景觀效果。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