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園林綠化讓煙臺成為花園城市
日期:2008-11-25 來源:水母網 作者: 我要評論()
“我是1970年10月到煙臺市園林處工作的,那時人們的腦子里還沒有城市綠化的概念,只有南大街栽了幾棵樹,其它道路很少有樹木,更別說種植花草了。”說起煙臺的城市綠化,老園林人于德禮打開了話匣子。 當年:一條路兩行樹 現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上世紀70年代,煙臺的城市綠化僅停留在“一條路兩行樹”的水平上,樹種也只有常見的槐樹、梧桐和楊樹。走在大街上,很難看到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更談不上什么綠化規模。 1977年,城市綠化有了改變,建設了南山公園。也就是從那時候起,街道兩旁的樹木多了起來,城市綠化有了起步。 老園林人于德禮介紹說,煙臺的城市綠化工作真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煙臺的城市綠化工作可以說一年一個樣,一年一個新臺階。城市綠化開始強調社會、環境、生態效益,提出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化要求,倡導多層次綠化配置,充分運用綠籬花卉造園、蔬林草地造景等綠化手法。 進入21世紀,隨著綠化觀念的更新,園林建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年年有變化、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思路,通過落坡填土,整地造形等方法,先后建成了濱海中路、濱海東路、觀海路、機場路、港城大街以及西出口、南大街等市區大型公共綠地,新增公共綠地600余萬平方米。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煙臺的綠化覆蓋率為8.04%,人均公共綠地為0.4平方米,現在綠化覆蓋率40.15%、綠地率37.68%、人均公園綠地15.34平方米(遠遠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煙臺的城市綠化工作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家門口有小公園 城區就像大園林 于德禮介紹說,時代在發展,煙臺老城區街巷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也進入飛速發展的快車道。三年來共整治了東山、毓璜頂、向陽及奇山等6個街道辦事處的48個社區,受益市民達40多萬。此外,為改善綠地生態結構,自2004年以來,我市共建設了特色園9個,特色林15個,使市區綠地的綠化風格和景觀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從2006年開始,我市陸續投資建設改造了一批社區公園,主要包括居民活動場地、休閑設施、配套設施和綠化景觀等,使市區每500米服務半徑有一處街頭公園,充分滿足市民休閑娛樂的需要。 煙臺的園林綠化工作經過30年的發展,在園林綠化、公園建設及行業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為煙臺市成功創建全省、全國“文明城市”和獲得聯合國“人居環境獎”以及其他榮譽稱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