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人物訪談 ![]() |
|
韋以莎:融于園林景觀中的協調之美 人性之魅
日期:2008-12-04 來源:搜房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前言: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設計師”這個頭銜不僅僅是對職業的簡單界定。提起設計師,人們更多的會聯想到一絲神秘:一股化腐朽為神奇的改變之力;一種平添魅力的創意之力。在園林景觀設計這個富于生命力的領域,韋以莎就是這樣一個擁有“魔力”的設計師,或者說,韋以莎就是這樣一位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家。 美感源自整體的協調 在韋以莎的設計理念中,園林景觀絕不是建筑設計的附屬品。園林景觀如何能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如何能夠與建筑形成整體,都是一個成功作品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在我看來,園林景觀與建筑的關系就像男女兩性之間的關系一樣,兩者相輔相成,互成你我,絕不能簡單的孤立看待。”韋以莎的創作理念中,大到城市中的每一條街道,小至一棵樹、一灘水,都屬于園林景觀的設計范疇,作為設計師,更應該從整體環境入手,賦予園林景觀更多的整體性。可以說,各種元素在彼此的融合之中,才能體現出作品的協調之美。 不可否認,藝術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每個人的審美情趣都不盡相同。如何能在作品中體現韋以莎個人的設計DNA?在韋以莎的作品中,現代風格的元素應該是最為顯著的特征。當然,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的地域特點,讓地域特點融于設計作品之中,讓地域生態與園林景觀成為一個協調的整體,這應該就是屬于韋以莎區別于其他設計師的個人LOGO。 魅力出自對人性的關懷 作為一名設計師,韋以莎具備更為敏銳的觀察力。雨后,一只從眼前飛過蜻蜓,就讓她有了創作的靈感,“蜻蜓點水”的理念隨之而來,著名的“玉蜻蜓溫泉度假酒店”由此而生。在創作過程中,度假酒店最初僅僅只是一張一切為零的設計白紙。回歸到“度假”的初衷,韋以莎從人性關懷的角度出發,期望作品呈現出“靜心”的感官刺激,帶給人更為舒適的度假享受:蜻蜓點水,漣漪由此形成,心情隨之波動,心胸也隨之擴散、變寬。這種人性的感悟,讓韋以莎的作品更為生動,更富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作為一名國際化的景觀藝術家,如今,韋以莎多元化的設計覆蓋到了亞洲、美洲、中北美洲、大洋洲,設計作品涵蓋到城市設計與休閑公園、大型多功能商業、多用途房屋發展設計、博物館、教育設施、文化設施、文化景觀設計、多種空間藝術設計等各種領域。可以說,這種高層次的創造能力源于韋以莎多學科的設計視野和豐富經驗,但溯其根本,人性化的關懷應該是韋以莎作品的最初魅力。 期待:帶著中國的園林景觀走向世界 在中國的創作生活中,韋以莎欣賞各個城市一草一木的原生態環境,對各大城市的人文底蘊也頗感興趣。談及在中國這片熱土上,如何創作出韋氏風格的園林景觀作品時,韋以莎顯得十分興奮。的確,與韋以莎出生地澳大利亞這個年輕的國家不同,中國擁有更為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這對設計師來說,既是創作的靈感源泉,更是發揮創意的思想負擔。秉承著協調整體和人性化設計的兩大基本原則,韋以莎充滿期待的表示:“我期望能把中國的設計作品向全世界展示,讓中國的園林景觀走向世界。” 對于武漢這座擁有悠久歷史積淀和人文底蘊的城市,韋以莎充滿感情的說道,“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武漢。我喜歡武漢的小吃,喜歡大家的熱情。”韋以莎表示,在與武漢的近距離接觸中,東湖的環境之美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武漢的整體環境都能像東湖一樣充滿自然之美,生態之美,和諧之美,那么,這座城市就能擁有更多走向世界的資本。可以看出,韋以莎對武漢的園林景觀設計充滿憧憬,這應該就是一名藝術家最初的創作本能與創作沖動吧。 人物簡介:韋以莎,BlancDesign公司高級董事、設計總監,澳洲昆士蘭大學景觀設計學士。06年主持設計了美國加州鉆石山谷博物館的景觀設計,該館于08年3月21日落成,11月底該館的設計獲得了美國國家“LEED”協會頒發的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獎項。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園林景觀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