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經驗交流 ![]() |
|
南京:實現環境互動發展 打造特色生態文明
日期:2008-12-05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 我要評論()
繼續新增造林10萬畝,森林覆蓋率再提高1個百分點,力爭成為全國首批“生態園林城市”……昨(4日)天,我市召開“綠色南京”建設大會。市長蔣宏坤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常委會集體來寧調研最新要求,把“綠色南京”建設,作為擴大內需保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內容,作為優化生態環境、完善城市功能品質的重要舉措,更好地實現經濟與環境互動發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努力走出具有南京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副市長陳維健對第二個“綠色南京”3年建設進行回顧和總結,對明年建設工作進行部署,并代表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及市相關部門和單位簽訂2009年度“綠色南京”工作責任狀。 “綠色南京”工程,至今已持續推進了兩個3年,今年是第二個“綠色南京”3年建設的收尾之年。3年來,全市共新增造林30萬畝,有林地面積達到210萬畝,比2005年凈增31%;森林覆蓋率達到24%,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比2002年凈增加8.8個百分點。今年,南京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榮譽稱號。明年全市“綠色南京”建設將按照“力度不能小、目標不能減、投入不能少”的要求,繼續新增造林10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達到25%;主城區綠地率達到41.6%,綠化覆蓋率達到4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3.6平方米,力爭成為全國首批“生態園林城市”,并重點實施“生態防污隔離帶建設工程”等六大建設工程。 蔣宏坤指出,當前,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力搶抓擴大內需機遇,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增長、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落實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不僅要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大項目,而且要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大項目;不僅要通過擴大有效投入來保增長,而且要通過節能減排、生態建設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新時期,我們要把“綠色南京”建設,作為擴大內需保增長、促轉型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作為優化人居環境、改善民生的一項實事工程來抓,扎扎實實把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抓實抓好,走有南京特色的經濟發展、資源節約、生態優良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蔣宏坤要求,明年我市“綠色南京”工作要圍繞3個重點展開。首先,要強化大型工業園區隔離林帶建設,特別是要抓好南京化工園區南北外圍和沿江工業園、大廠地區以及仙林地區的生態防污隔離林帶建設,讓工廠融入森林,使工業園區空氣最大程度地得到稀釋和凈化,有效保護區域生態安全。其次,要繼續采取強有力措施,促進郊野公園進一步提檔升級,提升品質,切實把這些優質資源控制好、建設好、管理好,加快聚寶山、幕燕郊野公園、新濟洲濕地公園等建設步伐,打造一批上規模、高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力的郊野公園,真正實現為城市增色、讓人民滿意的目標。第三,要嚴格實施項目法人制、資金專戶制、核查驗收制、決算審計制等,全面加強資金監管,確保“綠色南京”建設資金專項專用,確保財政投入績效。明年,市里將繼續拿出2億元資金專門用于“綠色南京”建設,主要對重點工程建設實行“以獎代補”。各區作為建設主體,要把林地綠地建設,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1:1的配套資金必須落實到位。要遵循市場規律,進一步創新資金籌措機制,多渠道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綠色南京”建設。 蔣宏坤強調,當前,冬春植樹造林工作已經啟動,各級各部門都要把“綠色南京”建設,擺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來抓,真正做到植樹造林工作早謀劃、早準備、早行動。要切實加強對“綠色南京”建設工作的領導,牢固樹立“生態建設是生產力”的意識,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綠色南京”,親自解決“綠色南京”建設中的困難矛盾和問題,確保明年“綠色南京”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要認真落實“綠色南京”建設工作責任制,抓好目標任務的分解、工作責任的落實,切實解決好造林用地、配套資金等難題,把“綠色南京”建設真正落到實處。要進一步濃厚“綠色南京”建設的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更多的市民參與植樹造林,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南京”建設,營造全社會關心“綠色南京”、支持“綠色南京”、投身“綠色南京”的良好氛圍。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