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劃設計頻道 → 規劃設計動態 ![]() |
|
國際建筑大師為災民“搭房子”(圖)
日期:2008-12-05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徐菲 我要評論()
“渡-國際災后應急建筑設計展”啟動儀式 經過今年5月的汶川地震,建筑安全成為中國人特別關注的話題,重建中的四川更離不開建筑師的加盟。為紀念汶川地震,中國美術館將攜手全球15位(支)有臨時建筑經驗的著名建筑師或團隊舉辦“渡-國際災后應急建筑設計展”,而中國第六代知名導演賈樟柯也加盟了此次公益活動,擔當展覽現場影像部分的創作和后期制作。 別樣啟動儀式源于建筑師“喝多了” 此次的“渡-國際災后應急建筑設計展”匯集了全球15位(支)有臨時建筑經驗的著名建筑師或團隊(其中包括了1位中國建筑師和2個專業院校)。活動從2008年12月啟動,持續到2009年5月四川地震一周年紀念展覽開幕時。每個建筑師都將針對全球不同地域和氣候條件下發生的不同類型的典型性自然災害或突發性災害(如四川地震、中國南方水災、印尼海嘯、智利火山爆發、美國龍卷風、菲律賓泥石流、阿富汗戰爭等),設計一款應急建筑,并通過展覽的官方網站與各國觀眾展開互動交流。 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建筑師們將自己的護照倒扣在平面上,寓意災害中的避難所——帳篷。對于這樣的創意,策展人周舒打趣說,這是因為所有設計師酒都喝多了:“當時我們在酒吧,大家都喝高了,掏出了自己的護照。而打開后的護照倒扣下來就像一個帳篷,成為建筑的基本元素。而且不同的護照代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國家代表不同的自然災害。” 策展人周舒談到這次能夠召集到國際上知名的15位(支)建筑師,非常動情:“從今年5月底有這樣的想法,到獲得美術館的支持,到聯系各參展建筑師和團隊,可以說是出奇地順利,包括賈樟柯在內,大家一聽是為了紀念四川地震一周年,都是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非常熱情。看來災難的確能喚起很多人的共鳴。” 展覽成果將有望實際應用到四川災區 設計展中建筑師的所有作品將于2009年5月汶川地震一周年時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各建筑師團隊將帶領招募的志愿者和觀眾在展廳內現場搭建臨時建筑,展出的過程即是應急建筑搭建的過程。 對于半年后的設計展將會是什么樣子,周舒寄予很多期待:“我希望它不是去展覽每個建筑師作品的本身,而是建筑師帶領觀眾教他們怎么去搭建臨時建筑,怎樣在未來的災難中自救。因為一旦災難發生,你身邊是不大可能有建筑師在的,這才是展覽的真正意義所在。” 將展覽成果實際應用到生活中,是此次活動舉辦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周舒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正在和相關國際組織商討從參加展覽的應急建筑中選出部分作品作為樣本,在四川災區建立一個‘過渡性社區’,實際改善一部分災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質量。” 談到舉辦這次活動的初衷,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解釋說:“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時候,傳統形態的繪畫展、攝影展固然也很好,但是好像還缺乏喚起大家更多關注點的新項目,所以我們就想到建筑,從建筑想到救災的應急建筑,在國際范圍內來思考人類面臨的災難,所以就有了這個項目的最終成型。” 對于這次的設計展,周舒將其定位為公益活動:“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展,不是一場秀,我們在過去的兩天就展覽本身包括它未來的公共教育問題談了很多,比如在公共教育中專為兒童設計的環節,大家一聽都很感興趣,所有人都說版權不是問題,這一點我很感動。要知道版權對于建筑師來說非常重要。” 據悉,參與展覽活動的國際建筑師將就這次展出的應急建筑制作搭建說明書,配合相關的災后應急知識印刷成小冊子,在中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發送。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