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評論:野花馴化或成云花又一支撐
日期:2008-12-25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陸繼亮 我要評論()
用野生資源打造特色花卉:野花馴化或成云花又一支撐 號稱“植物王國”的云南省,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從野生花卉資源稀缺的荷蘭等國引進。以鮮切花為主的云南花卉生產,品種受制于國外。一個產業要持續、健康發展,并在國內外市場立于不敗之地,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品種資源的擁有。因此,云南省近些年在利用野生種質資源發展地方特色花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 野生花卉資源破壞嚴重 云南省農科院通過對云南野生花卉資源的調查發現,花卉野生資源正遭受毀滅性破壞。一是在一些農牧民生產、生活頻繁的區域,開荒種地和放牧對野生花卉生境造成嚴重破壞,減少了花卉資源的自我繁育,加劇了野生花卉的減少甚至滅絕。二是云南作為旅游開發投資的熱點省份,近年來升溫較快。一些野生花卉資源分布地逐漸被投資開發為旅游區,但對區域內的野生植物又未進行保護或保護力度較小,盲目開發嚴重破壞了野生花卉資源。三是云南的一些特色花卉資源可以直接開發成商品,當地農戶為了生計,頻繁采挖野生花卉,有的農民還直接采挖野生花卉作為盆花出售。四是國內外很多花卉資源研究機構,每逢花期,就到特色花卉集中分布區采挖、收集和收購野生花卉,很多花卉資源移離原生地后,因生長不好而死亡。五是一些野生花卉也是很好的中藥材,中藥企業定期到花卉資源分布區收購,也加劇了野生花卉資源的破壞。 種質資源收集保護提速 云南鮮切花產業步伐的加快,促進了云南省對月季等大眾鮮切花品種的引進、收集和研發。2008年全省累計收集保存各類鮮切花種質資源1975份,比2005年增加了58.6%,其中品種資源增加了43.9%,野生近緣種質增加約4.5倍。 云南省農科院花卉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和一些花卉龍頭企業,在花卉新品種引進培育、種質資源的收集和新品種研發技術體系建立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各花卉研發單位利用分子生物技術等方法,進行種質遺傳多樣性和親緣關系以及資源優異性狀如芳香、抗病蟲害、抗逆性等評價、鑒定及相關研究,其中云南省農科院花卉所在月季種質資源的SSR分子標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為培育具有推廣應用前景的花卉新品種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云南省還加緊對地方特色花卉的收集和保護。最近,云南省農科院花卉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格桑花卉公司聯合對香格里拉地區的16個科37個屬的野生花卉資源現狀進行實地調查和資源收集,共收集報春花等21個屬88種的野生花卉資源,分別種植在香格里拉和昆明兩地。不久前,大理冠宇花卉公司承擔的“大理山茶花種質資源庫建設及開發利用項目”通過省級專家的評審,正式由云南省花卉產業辦公室批復同意立項,總投資6000余萬元。在國蘭價格低迷而產業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諸多企業、科研單位和種植者也加緊對野生蘭屬植物的收集與保存,其中云南農業大學近期還補充收集了野生蘭屬植物資源10余個種(含變種、品種),建立了蘭屬植物種質資源圃。 自去年至今,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楊月季園藝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遠益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花卉科研單位和企業,已同省內外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同收集和建立了百合、月季、報春、鐵線蓮、高山杜鵑、石蒜、云南山茶花等花卉專類資源圃,還建立了云南擬單性木蘭、紅花木蓮、云南櫻花、山玉蘭、球花石楠、滇丁香、地涌金蓮、紅葉石楠、滇樸等多種云南地方特色鄉土樹品種資源圃。其中,農科院花卉所已建立了60畝左右的報春資源圃,收集和保存上千個品種,大理州園藝站、云南格桑花卉公司和云南省農科院高山經濟作物研究所建有近百畝滇西北野生花卉資源圃。 地方特色野生花卉品種資源的收集、資源圃的建立和品種馴化、選育等一系列研究為充分利用云南省地方特色花卉種質資源,把資源大省轉化為花卉大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地方特色花卉有望發展為繼鮮切花之后“云花”的又一支撐點。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