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園林師動態 ![]() |
|
冷平生:加強科學訓練 多向自然學習
日期:2009-01-15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作者: 我要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8年發端于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如"海嘯"一般沖擊著全世界的神經,其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應對此危機,探索在不利情況下風景園林教育的發展,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和北京林業大學主辦,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和中國風景園林網(www.www.wewon17.com)聯合承辦的第四屆全國青年風景園林師沙龍于2009年1月14日在北京林業大學召開。 會議議題為金融海嘯下的風景園林教育。北京農學院園林系冷平生教授出席了本次沙龍并做發言。 冷平生老師認為現在的教育的確和社會的需求有矛盾的地方。有兩個問題值得大家探討,一個是教育體制的問題,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理論的知識學生不容易接受,而像頭腦風暴這樣的方式,加入一些外國專家的指導比較好,一個是植物知識如何在設計中應用和設計結合的問題,農林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應該更加注意。冷老師還從生態學的角度提出了對設計的一些看法,認為現在的很多設計并沒有和生態學真正融合,應該從現在教育中就加強生態學與專業學科的融合,并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作為架構的傾向,一是生態學的原理理論,還有是生態學的應用技術。以下是發言的詳細內容: 加強科學訓練 多向自然學習 我是北京農學院的教師,這個學校主要面對北京生源,學校園林專業的發展大概有20多年歷史,很多方面還是很不夠。近些年高等教育大發展,教學質量下降,不管哪個專業都存在很多問題,而園林行業又處在快速發展與變革中,對風景園林學科與專業的發展存在不同看法,很多的問題不明確,仍然處在探索中。北京林業大學的風景園林研究和教學各個方面都做得很好,現在還有北大、清華還有農大這類一流院校也在快速發展。我們學校也在考慮怎么個定位,是否與研究型大學看齊?因為從教育部方面來講,要求寬口徑厚基礎培養人才,強調的是基礎的加強,相對把應用這一方面減弱了,從課時上,從教學內容上,實踐部分是減弱了,但是風景園林這個學科,是個應用學科,對學生實踐能力有很高要求,用人單位看到學生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動手能力差,基礎的東西又學的不扎實,這就帶來了很大的矛盾,這是我們目前遇到比較大的問題。 我去年在英國一所傳統農業院校呆了一段時間,覺得這個學校與我們學校的水平層次比較接近,規模不大,后來了解到,這個學校在英國獨立的QAA教學評估機構的評定中,本科教學質量在整個英國,包括劍橋大學等一流大學都在內,排在前面幾位,教學質量、學生反饋的意見、 就業率、社會聲譽都排在前面,我就覺得很奇怪,這么一個不起眼的學校怎么會排到前面去。我在那聽了一些課,做了一些調查,我覺得他們更強調的是大量的作業和訓練,純粹講課非常少,三分之二時間是在做作業,進行實踐訓練,跟老師溝通,包括剛才講的一些小組活動形式,教學內容與方式與就業市場結合很緊密,學生實際能力很強,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啟發。我們國內的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過分強調課堂講授,學生學著沒有勁,效果也不好。象剛在說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些教學活動、討論,進行頭腦風暴,各個方面各個背景的學生參與到一塊,包括請一些實踐單位老師進行指導,這很好,但這一塊實行起來有難度,一個是教育體制不能改變,沒有辦法,第二個從我們學校來講,師資相對還是不足。我們學校也是希望能多請外面的專家參與進去,假如在座的各位,一些實際經驗比較豐富的人能參與進來,給我們一些支持,我們當然是非常歡迎的。 第二談談植物與生態,我同意剛才幾位專家講的,我本身對風景園林是外行,或者是邊緣人,主要承擔園林生態課程,有一些方面理解可能還不到位。園林規劃設計的一個主要材料就是植物,我覺得這是大家公認的。但確實在應用當中,規劃設計人員要不就是不認識植物,要不樹就是樹,但與其他植物是什么關系,需要什么樣的生態條件,沒有這種概念,這方面非常欠缺。而我們上課的老師,一般講樹木怎么去識別,形態特征怎么樣,它的一些特性怎么樣,主要從這個角度去講,因為傳統是這么過來的,而沒有擱到設計里面、群落里面、環境里面去講,與設計脫鉤,這是我們最大的欠缺。所以盡管是農林院校背景的學生,畢業時可能認識兩百種或者五百種植物,認識的數量還是不夠,而真正到應用的時候還是一頭霧水,還是不了解怎么應用,怎么用植物造景,怎么進行植物搭配,怎么協調環境,營造生境,這是我們教學中比較大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關于植物材料,植物材料的應用,農林院校的園林專業應該特別加強,這是它的優勢。 關于生態方面,我覺得現在做規劃設計,一般都說遵從生態學原理,但具體如何應用生態學原理,在規劃設計報告書里面是比較少見的,當然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是總體來講,這一塊還是非常弱,生態學方面的相關課程在美國的院校占到三分之一,但是國內目前多開一門課,有的學校可能開兩門課,比如叫景觀生態學,我們學校開園林生態,把相關內容融在一塊,其他的課程,包括規劃和設計的課程,基本上很少涉及到生態學的內容。我覺得生態學課程有三個作用,一個是價值導向,這是培養學生生態意識部分。第二個是基本的生態學的原理、理論介紹,就是基礎這一部分。還有一塊屬于生態學的應用技術,這個跟我們行業是緊密結合的,應該有以上三個方面內容。 對于做規劃設計的,我覺得看重設計,看重做圖,而對場地調查重視不夠,在教學中反映不夠,假如把地形、土壤、氣候、植被等環境要素都能做詳細調查和分析,規劃設計做得會更到位一些。如河道綠化,說起來就是把植被栽上去,但是怎么栽,選擇哪些植物?它的護坡、防水土流失效果如何,凈化水的效果如何,生態效益景觀效果如何?能否實現生態過程,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生態學知識,特別是生態恢復的技術,這些技術在園林方面,很多是有幫助的,而且結合的非常緊密。為什么現在一些場地綠化后,景觀效果越來越差?甚至過了兩年就改了,缺乏持續性,從我們具體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方面,我覺得對植物和生態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了解的還不到位,深度不夠,當然其中也有市場因素的作用。我們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是值得思考的。 總之,在風景園林這一學科領域,對景觀和藝術性的關注還是不錯的,科學性我感覺到近年有一些進步,但還存在很大欠缺,因此,在教育方面,應該加強科學訓練,特別在生態方面,多向自然學習。學科的發展有其固有規律,在我國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風景園林學科的發展潛力是大的,應去除表面扶淺的東西,防止短視,引導學科健康發展。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風景園林師作品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