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養護管理|園林綠化養護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專家把脈患病銀杏王 指出養護誤區
昨日,古樹專家徐公天(右)在測量古銀杏樹的直徑。經過專家“把脈”,這棵高齡古樹得以“對癥下藥”。 在密云巨各莊鄉塘子小學舊址,生長著一棵1300多歲的“北京銀杏王”,在北京銀杏樹樹齡排行中,名列第二。盡管當地盡心養護,但銀杏樹的一半枝干仍舊日漸干枯。昨日,中國古樹復壯專家現場為患病銀杏“把脈”,并“開方”醫樹。 據史料記載,這株“北京銀杏王”種植于唐朝,其所在地為唐代香巖寺遺址。《日下舊聞考》中記載:香巖寺內有鴨腳子(即銀杏樹)一株,又名白果寺。附近鄉民歷來視這棵古銀杏樹為“神樹”,向其祈求吉祥昌瑞。 然而,據村民反映,銀杏樹從2003年就開始出現枯萎的癥狀,并且情況日益嚴重。 “我們也著急,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它保護下來。”密云縣園林綠化局林政科科長彭連興稱,他們定期為古樹澆水、施肥,督促銀杏樹管護責任單位做好養護工作,還為銀杏樹增設護欄和灌溉設施,制定搶救復壯方案。 昨日上午,中國古樹復壯專家網首席專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綠地管理顧問徐公天受邀,趕到密云為這棵患病銀杏王“把脈”。 “你們"下錯藥"了。”站在古銀杏樹所在的院子里,徐公天很是著急。他指出,古樹的養護,因樹種而異。銀杏樹的根對空氣水分的要求比普通樹根要嚴格,怕澇又怕旱,不能隨意灌溉,而人為給它加高土層,則導致土壤密實、內部空氣稀少、溫度低于周邊,造成了中間根部的窒息。 昨日,徐公天就施肥、修剪、整土、支撐側枝等4個方面,為銀杏樹開出了“藥方”,希望養護單位“對癥下藥”。 【現場】 望遠鏡放大鏡都成“診療器” 昨日上午,記者親見了這棵被視為“神樹”的古銀杏樹,其樹干直徑約3.5米,樹冠至地面足有20多米。樹上至少有一半側枝枯萎。 觀察銀杏樹后,徐公天指出,在自然生長狀態下,銀杏應當是主干直立,側干開張。但這棵銀杏在“年輕時”曾被修剪,導致現在發育成了沒有主干、側干叢生的形態。 掏出望遠鏡,徐公天看向干枯的樹冠。“有的地方應該剛干枯不久,還能看到芽孢。”徐公天從銀杏干枯的部位判定,中間的根已經死了。 摘下一片鮮嫩的銀杏葉,徐公天又掏出了放大鏡仔細端詳。“外圍葉子長得不錯,沒有出現黃斑等。”徐公天判定,銀杏樹幾乎沒有遭受病蟲害,也非周圍環境導致干枯。 隨后,徐公天掏出小卷尺,在他人配合下,為銀杏樹測量了周長和直徑,分別為10.5米和3.5米。他還特意指出,不要堵住樹身上的樹洞,否則會導致雨水只進不出。 “還沒有到瀕臨死亡的地步,有救。”徐公天稱,銀杏樹生長的地方生態環境穩定,外界干擾少,只要養護得當,還能繼續開枝散葉。 【處方】 多管齊下為古樹保命 將堆高的土層推掉,只保留中間稍高于四周的地形,使水可以流向四周健康的側根。另外,以樹冠邊緣垂直于地面的滴水線位置為界,將護欄后撤到該范圍以外。 選擇在距離樹干一定距離的地方向外施肥,避免肥料聚集在樹干的根部。建議使用洛陽鏟,在距離樹干一定位置的范圍內,每隔七八十厘米打一個孔,孔深約60至70厘米,再往孔內加腐殖質,為側根加肥。 撤掉灌溉系統,讓銀杏樹吸收天然雨水。 修剪萌生條,避免大量萌生條搶走銀杏主體部分的養分。并保留2至3根比較粗壯的萌生條“留種”。
編輯:lily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