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園林景觀設計說明集錦收藏
一、基本概況: 工廠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陶冶情操,還是工廠文明的標志。信譽的投資并維護城市生態的平衡。×××××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位于晉、陜、豫三省交界處的×××××市×縣×縣城北的黃河之濱,連霍高速公路和隴海鐵路從廠區南部通過,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占地350余畝,此次綠化面積約63000平方米,包括辦公樓前入口廣場設計、辦公樓后中心花園設計、生產作業區及廠房周邊環境設計等等。 二、綠化設計依據: 1. ××電力勘測設計院提供的廠區總平面設計圖紙一份。 2. ×××氣象資料。 3. 工廠綠化景觀設計相關規范。 三、設計主導思想: 本次綠化設計主導思想以簡潔、大方、便民;美化環境;體現建筑設計風格為原則,使綠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輔相成。使環境成為公司文化的延續。其設計特點有: 1.充分發揮綠地效益,滿足廠區員工的不同要求創造一個幽雅的環境,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體現現代的生態環保型的設計思想。 2.植物配置以鄉土樹種為主,疏密適當,高低錯落,形成一定的層次感;色彩豐富,主要以常綠樹種作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進行搭配。盡量避免裸露地面,廣泛進行垂直綠化以及各種灌木和草本類花卉加以點綴,使廠區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 3.廠區之中道路力求通順、流暢、方便、實用。并適當安置園林小品,小品設計力求在造型、顏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與建筑相適應。周圍的綠地不僅可以對小品起到延伸和襯托,又獨立成景,使全區的綠地形成以集中綠地為中心的綠地體系。 4.綠化景觀設計圍繞我廠文化的內涵,營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環境,嚴謹開放的交流環境,催人奮進的工作環境,舒適宜人的休閑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充分體現出####電力有限公司的景觀特性。 四、設計原則: 1.“以人為本”,創造舒適宜人的可人環境,體現人為生態。 “人”是景觀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慮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總體布局,要有利于全廠工作環境,減少建設中的種種矛盾,提高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綠為主”,最大限度提高綠視率,體現自然生態。 設計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為主,綠地中配置高大喬木,茂密的灌木,營造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廠景觀設計中,“因地制宜”應是“適地適樹”、“適景適樹”最重要的立地條件。選擇適生樹種和鄉土樹種,要做到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最經濟、最節約,也能使植物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縱觀古今中外的庭院環境設計,都以“接近自然,回歸自然”作為設計法則,貫穿于整個設計與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間利用自然、師法自然,尋求人與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間的和諧共處,才能使環境有融于自然之感,達到人和自然的和諧。 五、具體設計: 通過對主導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觀設計中我們將整個廠區劃分為四個分區,包括辦公樓前入口廣場、辦公樓后中心花園、生產作業區及廠房周邊環境。在此,我們設計了兩套方案,供業主選擇。 (一)入口廣場區:主入口廣場占地近10000平方米,位于主入口至辦公樓之間,這里與城市道路緊密相連,它不僅是本廠職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來客人入廠的第一印象場所,是我廠對外的一個形象展示。 方案一:設計采取簡潔、大方的設計思路。入口兩側綠化采取有層次的種植,使景觀在統一中求變化。大面積色葉植物的栽植在豐富植物色彩的同時寓意我們的事業蒸蒸日上。前廣場以花鐘、足跡、開屏廣場、中心主題雕塑為軸線,沿著人行的過程自然形成一條景觀軸線,凸現建筑的主體性,在空間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花鐘是以植物塑造為時鐘,給人以惜時的警示。沿著軸線,在花鐘與開屏廣場之間布置了 “腳踏實地”石,顧名思義,體現出我廠工人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開屏廣場象征我廠發展前景的廣闊,中心我們設計有象征電力事業的彩鋼雕塑,高5- 方案二:入口兩側綠化與街景相結合,種植雪松,形成一道綠色屏障,以雪松挺拔、蒼翠、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我廠發展前景的廣闊。雪松下種植混播草坪,并且用色葉植物組成鳳舞的圖案點綴其上,配植一些紅楓、棕櫚、小葉女貞,以增加植物層次上的變化。每到秋季,青翠的棕櫚,紅色的草花,金黃色的銀杏,正是丹黃朱翠為之幻景。 在前廣場中心設計有旱噴泉,采用電腦程控技術,伴隨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樂,噴泉則相對變化,時而天女散花,紛紛揚揚,時而玉蝶飛舞,時隱時現。入夜,彩燈隨著音樂變化,或紅、或藍、或紫、或綠,如霞光萬道,姹紫嫣紅,五彩繽紛,遠看如瓊臺仙閣,近看疑是神仙瑤池,使人目不暇接。周邊以植物造型來圍合,以四方形的造型代表嚴謹的工作態度,以由低到高立體三角形的造型代表我廠一步步業績的飛躍,以發散型的射線代表電力事業向全國各地的輻射,整體布局簡潔,美觀。 (二)辦公樓后中心花園:辦公樓后有較為開闊的休憩綠地空間,被道路分隔為3塊綠地,面積分別約為5300、1550、850平方米為方便職工休閑活動的需求,將其設為一處交流、休憩、活動的公共活動空間,以軟質景觀為主,人文景觀與植物景觀交相互應。種植具有觀賞性的各類喬木和絢麗奪目的花灌木。職工在工作之余,也可散心漫步其間,品味蘊涵深刻寓意的雕塑小品在心靈與精神上得以凈化。 方案一:運用簡約的設計構圖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為主,搭配適量的流暢園路、體現休閑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質坐凳等,為職工提供休閑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閑暇之于養神蓄目、綠林醉心。簡潔的空間形式,既符合現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點,又蘊含了中國傳統空間的含蓄、寧靜。 方案二:通過這種自然的曲線型路面和幾何規矩形式的并置、沖突、融合等方式引發職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出一個適合大眾活動,交流的空間。彎曲的流線型道路則給人以流動、悠閑之感,蜿蜒的小道則是將一個個設置好的小場景,如一軸畫卷展示給閑步者。而直線道路是兩點的最近距離,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節奏。歐式的模紋畫壇代表了一種神奇的祝福,是幸福、成功的象征。 動力房前的綠地,主要以流暢的園路和集散用地作為構圖方式,其間布置若干木質座凳。大量運用植物之間的高低層次、花色對比進行造景。 (三)生產作業區及廠房周邊環境: 方案一與方案二生產作業區多以常綠樹種為主,尤其在煤廠周圍栽植雙排行道樹,已達到防塵,除噪的效果。并且,配以開花植物,即美觀大方又舒適樸實,可以很好的調節職工的精神。有所區別的是方案一的植物飄帶造型比較豐富,充分利用林下空間進行綠化,而方案二相對來說,設計的更為簡潔,通透。 六.植物設計: 植物設計在整體環境景觀構建上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觀意境及文化意蘊的傳遞中有著獨特的作用。嚴整而虛實有序的形體結構是“形而下”與“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過樹影、聲響、葉色等傳遞風、月、云、日、氣、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豐富而獨特的形體語言作為空間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擬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屬性中蘊育著歷史、文化和空間情節,在滿足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可以營造文化、意境、獨特的空間情調。 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慮了該地土壤特點、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節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時形成穩定、自然的生態植物群落。整個園區采用充滿地方特色的香樟、廣玉蘭、七葉樹等為基調樹種,重點地帶采用充滿亞熱帶風情的棕櫚。植物搭配營造不同特色的綠色植物空間風格。 在整個園區綠化環境設計中,根據各區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異,在植物選擇上也以側重,中心廣場以富有激情的紅色的五角楓、郁郁蔥蔥的竹林、生長茂盛的欒樹為主和充滿收獲希望的銀杏,搭配以流線型的小灌木組團及景石,形成立體感強、層次豐富的植物組景;整個設計大量充滿現代感的植物造型,其如水流暢的線型,給人視覺上以輕松和愉悅的感覺。 植物景觀設計在整個環境規劃設計當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整個環境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要形成“以人為本”的休閑、工作與生活環境空間,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態景觀群落的適當構成,它是自然化景觀再現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態景觀群落構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觀,空間就是無源之水。 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植物群落是以常綠闊葉樹為主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相出現,充分考慮冬日對陽光的需求,大量運用的植物種植群落應具有以下層次結構: 上層大喬木:以落葉闊葉樹為主,形成上層界面空間,以保證夏季的濃蔭與冬季充足的陽光。中層喬灌木:以常綠闊葉樹種為主,同時結合觀花、葉、果、桿及芳香物種,形成主要植物景觀感受界面空間。下層是耐蔭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綴花草地。在滿足園區環境生態功能與使用功能以及豐富季相變化的同時,還要考慮植物種植文化的原則。縱觀歷史名園環境都擁有數量不等的古樹名木,既作為園區悠久歷史的見證,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義。在綠化樹種選擇上應遵循長生樹種與速生樹結合的原則,既可在近期達到一定的景觀要求,又能隨著時間的延續逐漸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觀特色與歷史文化積淀。通過植物配置和群體寓意,反映我國在植物鑒賞中文化的精髓,以及與國外優秀植物設計文化的交融和滲透。 植物群落的空間合形態上,應注重人在不同空間場所中的心理體驗與感受的變化。從密林小徑、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緩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動靜的對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創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間。 在考慮植物配置的多樣化的同時,我們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植物品種,例如,雪松(四季常綠、具有防塵、減噪作用),紅瑞木(四季色彩進行變化、殺菌),丁香(清新醒腦的藥用功能),龍柏(防塵、減噪作用),珊瑚樹(紅果形如珊瑚,絢麗可愛,防塵,隔音,防火,對有害氣體具有吸收性),小葉女貞球(四季常綠,隔音),石楠(四季常綠,對有害氣體有抗性,隔音,早春嫩葉絳紅,初夏白花點點,秋末累累赤果,艷麗奪目)等等。這樣不僅實現了植物的生態,而且體現了人為的生態。 具體樹種,規格詳見方案圖紙。 結束語:豐沛的植物栽植設計,空間的景觀規劃,綜合運用園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置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種喬木、灌木、花卉、草坪,使人回歸自然、親近自然,創造一個空氣清新、陽光明媚、舒適而安靜的工作環境。 長安世紀廣場 《設計說明目錄》 前 言 一、廣場所處地理位置 二、方案設計基本要求 (一)、主體思想 (二)、總體風格 第一章、立意與設計思想 一、設計理念 二、方案立意 三、總體布局 1、平面構圖 2、豎向地形設計 四、表現手法 (一)藝術與思想表現的設計 (二)環境綠化設計 (三)廣場小品設計 第二章、廣場分區與景點簡介 一、廣場分區 二、主要景點 (一)、“世紀大道” (二)、“長安史話” (三)、“天圓” (四)、“地方” (五)、“古磐” 三、植物配置 四、燈光照明 五、物業管理設施 第三章、結束語 前 言 一、廣場所處地理位置: 長安世紀廣場位于長安縣城西區友誼路北側,地處長安縣經濟開發西區,廣場南側為友誼路,東側為縣郵政大樓,西側為金堆城小區,北側是規劃待建的住宅小區。該廣場規劃占面積(含代征道路)約68畝(約45300平方米),廣場東西平均長度 二、方案設計基本要求: 在設計招標會上,建設方提出的基本設計要求如下: (一)、主體思想: 1、作為政府廣場,首先要體現集會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觀賞性和休閑性。 2、要充分體現長安博廣精深的歷史文化特色; 3、要有“西部大開發”恢宏的時代氣息。 (二)、總體風格: 1、 整體上:開放的、大氣的時代風格; 2、 布局上:對稱的、和諧的民族風格; 3、 細節上:深邃的、優雅的文化風格; 4、 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風格。 根據業主的總體要求,結合現場考察、對長安當代社會人文背景的學習及長安歷史文化的學習與挖掘,我們提出了本設計方案,現向業主匯報如下。 第一章、立意與設計思想一、設計理念:廣場做為現代都市人們生活的一個活動空間,有其公共性、開放性和實用性等諸多屬性,但它區別于公園設計,所以更多的應是以簡練、概括為主,同時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廣場設計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觀)、功能(實用)、環境,這三大要素組成了人們休閑、集會、學習交流和了解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各層面,同時更體現了一個地區的文明與進步發展程度,它必須充滿現代氣息和時代感,廣場體現的是一個時代主題。 二、方案立意:長安作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歷史文化內涵。今天的長安人民更是迎著西部大開發的號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揚地進行著新世紀的新發展,長安廣場的主題“西部大開發、長安大發展”正是在此背景下產生。 1、以西部大開發,長安大發展為時代主題。 2、以長安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為背景。 3、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4、滿足廣場建設的目的。 5、符合廣場設計的基本要求。 6、以現代的手法,結合現代的人文景觀總體營造。 三、總體布局 1、平面構圖: 總體上,運用對稱的、和諧的民族布局風格。整體以南北中軸線為中心,進行布局,主要景點世紀大道、主題雕塑、長安史話雕塑景墻布置其上,形成一個完整的中心主題。在廣場四個角分別以對角線為軸線,對稱地進行植物配置,使整個廣場更靈活、多樣。 2、豎向地形設計: 由于廣場整體位置下沉,與整個周邊環境形成一個高差,在考慮因地制宜建設廣場的前提下,分割高差,使人在視覺上有一定的緩沖,并達到豐富層次的效果。 廣場由主入口到最高點的主題雕塑平臺,整體升高 四、表現手法: (一)藝術與思想表現的設計:以形式美體現思想性和精神面貌。以簡約的、概括的現代手法為主,細節上以精細的工筆手法刻畫,體現出優雅的文化特色及裝飾效果,突出景觀規劃的裝飾性、觀賞性和時代性。 (二)環境綠化設計:以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為前題,以生態建設為目的。考慮到按照業主減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設計時,側重豎向的綠化,平面綠化率適當減少,綠化手法上以開闊的、簡煉的劃分手法處理,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節奏。 (三)廣場小品設計:小品設計以功能和景觀兼容為目的,在滿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達到景觀裝飾的效果。 第二章、廣場分區與景點簡介一、廣場分區:整個廣場共分為三個區: 1、功能區:以集會、表演功能為主,體現廣場的實用性。 2、文化區:展現長安的歷史文化。 3、主題景觀區:反映長安人民的時代精神面貌和長安大發展的中心主題。 二、主要景點: 廣場共分為五個景區:長安史話、世紀大道、天圓、地方、古磐。 (一)、“世紀大道”: 由主入口進入廣場,首先進入視野的是長 世紀大道兩側為兩塊寬 整體寓意為:迎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長安人民意氣風發地走在世紀大道上,周圍綠草如茵,鮮花簇擁,長安人民一定會大發展。 世紀大道兩側高 主題雕塑:世紀大道盡頭,是發展最終的升華,一展翅引領的大鵬,高大的體量,鮮艷、熱烈的紅色,極具沖擊力和渲染力。雕塑周圍半圍合的彩鋼構架充分體現著現代文明的產物和精神,鋼構架作為主題雕塑的翼翅,極具張力與動感。體現現代文明的鋼架結構與和其后古樸的長安史話雕塑景墻,以對景關系形成了兩個不同時代的對比,新世紀的新發展和歷史文明的繼承在此呼應宜彰。 (二)、“長安史話”: 長安史話做為一個雕塑墻,既是一個造景手法,同時也盡可能顯示其長安的歷史、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長安所有的輝煌成就都可以在這個場景的形式來表現,讓步觀者一目了然。同時,用浮雕的形式來表現,體量大,易表現。同時寬 (三)、“天圓”: 自從盤古開天地,輕者升,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