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生態農業的景觀規劃、循環設計及生物關系重建
科技工作者提出在我國開展生態農業建設已接近30年,生態農業建設得到各級政府重視和廣大群眾廣泛實踐也已有15年的時間。生態農業是對工業化農業的一種反省、變革和超越,其最基本特征是關注生態環境效益,并把生態環境效益綜合協調到已被人們重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由于生態農業考慮到更加長遠的生態環境效益,更加注意到生態系統中各個組分的相互關系,因此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必然會形成各種區另0于過去農業形式的生態農業模式和與之配套的生態農業技術體系’。但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生態農業建設模式和配套技術體系開展的重點。在生態農業建設中,工作往往缺乏“抓手”。這影響了生態農業建設應有的認同和進展。經過我國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國際相關實踐,加上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成果的累積,生態農業建設的核心和重點逐步顯現在人們面前,這就是景觀生態規劃、循環系統建設和生物關系重建。 1 景觀生態規劃 景觀生態規劃是針對一個流域或者比較大的區域,對關系到生物保護、資源利用、生態安全和景觀美學的宏觀格局開展規劃。景觀生態規劃的核心是利用景觀生態學原理、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生態美學原理協調各種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間關系和數量關系。 1.1生物保護規劃包括對林地保護、濕地保護、水源保護、水體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的規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劃出各類保護區的范圍,并制定確實可靠的保護措施。 1.2資源利用規劃包括土地利用格局、水資源平衡、能源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規劃。農業中各種植業的基本面積、養殖業占據的位置、種養比例等需要在規劃中加以規范。在干旱半干旱區各種取水方式(抽取地下水、小流域集水、地表水灌溉、人工水庫、“綠色水庫”)的水源量與各種用水方式(農業、工業、生活等)的耗水量需要在規劃中取得平衡。農村生活取暖、炊事、照明、家電耗能和生產中耕作、收獲、加溫、保溫、照明、運輸、儲存、加工的耗能必須能夠為內部供應的太陽能、水電能、生物質能、人力、畜力以及外部采購的商業能所支撐。 1.3生態安全規劃涉及防風固沙、鹽堿控制、保持水土、水源植被保護、護林防火、洪水疏導、海岸防浪等方面的規劃。在三北地區,規劃退耕還林、還草、建立防護林體系的位置在丘陵山區,規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水土保持工程關鍵部位;處于重要大江大河上游的水源區,需要通過確定水源林保護區,減少洪水產生的機會,增加水源區對氣候變化的緩沖能力;在江河的中下游,需要確定緩沖洪水的計劃行洪區和濕地范圍;在沿海確定能夠有效減輕臺風和寒潮威脅的農田防護林體系位置;在南部沿海,確定有抗擊海嘯能力和保護沿海生物資源能力的紅樹林區域。 1.4景觀美學規劃對于居住、旅游等人類經常涉足和視覺觸及的區域,需要根據既經濟實用,又符合審美要求對景觀進行美學規劃。例如對城市周邊采石場的綠化規劃,對礦山開跡地和廢礦堆積場等進行綠化規劃,對村落周圍的環境進行整治規劃等。 2 循環系統建設 循環系統建設是通過建立系統組分間物質循環連接,提高生態系統的資源效率和減少其對環境的壓力。根據系統的范圍,循環體系建設包括農田統循環、農牧系統循環、農業加工循環、農村內部循環、城市農村循環、生物地球循環等。生態農業的循環系統建設核心是利用生態系統生態學原理,根據物質、能量和資金平衡關系,建立經濟適用的循環模式。 2.1農田系統循環在作物和耕地形成的農田系統中,作物吸收養分后的秸稈回田是最重要的循環體系。秸稈可以通過機械粉碎、微生物分解、化學分解、食用菌培養、蚯蚓利用、堆肥等方式回田。秸稈回田的最優比例也是應當加以考慮的重要循環設計參數。 2.2農牧系統循環在耕地、作物、畜禽形成的農牧系統中,禽畜糞便的循環利用是關鍵。糞便可以直接回田以外,還可通過沼氣、人工濕地、食用菌、廄肥等方式建立循環通道。 2.3農業加工循環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農產品經加工后進人市場的比例越來越高,加工后的副產品及廢物多數是有機物,適宜在農業中加以循環利用。例如罐頭、肉類、食油、紡織、淀粉、制糖、造紙、木材加工等企業產生的副產品和廢料可以循環利用做肥料、飼料、燃料、培養基等。 2.4農村內部循環我國農村建設中,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公共設施的建設配套計劃跟不上需求,導致許多農村的糞便、污水和垃圾污染環境,降低了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村落產生的這些糞便、污水和垃圾實際上多數可以進行農業循環利用。由于農村分散的特點,需要發展和普及分散式的處理方式,例如污水的小型人工濕地處理方式、糞便的沼氣處理方式、有機垃圾的堆肥方式等。 2.5城市農村循環農村化肥供應缺乏的20世紀70年代前,由于城鎮規模不大,一般城鎮糞便和垃圾可以全部被近郊農田加以循環利用。在80年代后,這種循環鏈逐步被打斷,垃圾被填埋或者焚燒,糞便被污水處理廠統一集中處理。通過城市垃圾分類收集系統的建立,對有機垃圾進步進行堆肥或其他處理方式,可以實現農用循環。污水處理后的污泥如果沒有有害物質,可以直接農用。現已有方法可同時降低污泥的重金屬含量和開展污泥的作物生產利用。在城市生態住宅建設中,目前提倡小區的有機垃圾和污水循環利用到本身的植被中,也是一個好的循環體系。 2.6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農業的物質輸入和輸出加大了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規模,在已經過量使用化肥的區域適當減少化肥氮、磷、鉀的施用,有利于減少對工業化氮固定規模的需求,也減少對磷礦和鉀礦開采的壓力。通過植被生長固定CO是一個促進溫室氣體減少的重要措施,全球植物每年固定的CO,達到3.6X10t碳。擴大多年生植被、有機農業和資源節約型農業的規模都會對農業資源相關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產生積極影響。
編輯:jo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