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城市經營思想——城市設計新的學科領域
總結城市設計發展脈絡,其主要理論大致存在以下特征: (1)注重三維空間設計的建筑學特征。盡管現代城市設計理論已獲得很大的發展,但在其所處理的空間關系中,軸線、對比、協調、韻律等仍然是大量運用的手法,這種建立在建筑學基礎上的學科特征仍將在城市空間創造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強調對城市規劃進行延伸和補充的城市規劃特征。這也是目前國內比較一致的看法,這里不過多展開。 (3)主張以“人和社會結構認知”為核心的人文學科特征。以此特征為出發點,城市設計學科向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人文學科拓展,呈現“人——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模式,可以認為,現代城市設計是人對城市需求認識不斷進步的結果。 “城市經營”思想的理論框架中,城市現有資源、產品、吸引力等要素統一在以提高城市競爭力為目標的運作過程中,并逐步衍生出城市生態經營、旅游經營、文化經營等諸多分支,城市設計作為城市研究學科中的一個領域,也將與其產生較大的交叉和融合,筆者認為,這種思想互動可能在以下幾方面產生作用: (1)成為決策者與專業工作者的結合紐帶。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城市設計需要以更多的實踐來完成自己的使命,在此過程中,城市決策者與專業工作者的矛盾時有發生,一方面是決策者們費盡心機地尋找城市形象的閃光點,另一方面則是專業人員對一些急功近利做法的不屑與無奈。城市經營思想的產生,為二者的結合提供了紐帶,紐帶的基礎是通過“培育環境”、“培育城市競爭力”,使城市走上可持續發展軌道。 (2)“俗”與“雅”結合的平臺。城市設計理論的討論和實踐中,始終存在著“俗”與“雅”的矛盾。比如在對城市歷史環境的保護上,從點式保護到今天對整體環境或全城的保護,人們的認識已提升到足夠的高度,但在某些局部地段,涉及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沖突時,對環境的標志性、開發方式、公共空間處理、形象設計等方面,專業工作者與非專業人員(領導、群眾或業主等)的爭議時有發生。城市經營思想的提出,為我們在城市設計分析中,對相關要素在經營性與非經營性、階段性與終極性、主體性與非主體性等的分類提供了依據,為相關討論建立了平臺。 (3)為城市設計融入更多的經濟意識。索斯沃斯在對美國1974年以后近200個城市設計案例的總結中,曾發現現代城市設計越來越表現出對經濟問題的關注。城市經營的相關討論中也有“經營城市”的提法,圍繞“經濟運營”來思考和反饋城市設計成果,是城市設計需要引入的因子之一。 (4)拓展了兩個學科研究發展的領域。城市發展需要空間,學科發展需要更大領域,城市設計與城市經營學科可以在兩個層面上進行結合探索。一方面從學術上,以目標為共性,學科體系和內容上以互補性為重點,通過互補完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從實踐上進行交流和互動,擴展成果深度,更好地服務于城市。 [作者簡介] 吳松濤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博士
編輯:adm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