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現代小區的景觀趨勢
1、“ 以人為本 ” 的思想為導向 作為人居環境的城市居民區,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區住戶的要求,即現代小區的綠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居民的生活和休閑的要求。現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圍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展開的,在物質生活得以滿足、精神生活逐漸豐富的今天,人們會追求一個更健康、與自己更有親和力地環境。現代小區綠化中,不僅要考慮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慮現代小區里的主體 —— 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這種需要,再從這種需要出發進行設計,進行必要的美的處理,才能達到居民滿意的效果。對于一個能滿足實用、美觀的原則小區設計,要 “ 以人為本 ” 的思想作思想基礎,以人立足點,從人的方位去綜合考慮,在此同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是城市發展到現在的一種趨勢,就現在及未來很長時間都有其正確性。 90年代,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房地產開發業的蓬勃興起,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和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在選擇住房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強調一個新的選擇尺度:景觀環境,亦即住宅小區內及其周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否豐富,是否和諧,是否綠意盎然,是否富有活力。這種生態的現代居住觀,給小區環境設計注入了新的內容,同時,也向小區環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人們的住房消費更趨于理性化和理想化,人們追求的是高品位的理想家園,居住區的綜合環境在人們的心中越來越占主導地位,而居住區綠地是綜合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的重要性也開始日益受到關注,小區環境設計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 2、堅持 “ 可持續發展 ” 的生態園林發展方向 18 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均以工業化發展的程度作為衡量經濟強國的標準,即 “ 把追求 GDP 的增長看做是建設強國的唯一目標與動力 ” ,在這各思想導向下,人類對自然造成了無窮的破壞。不過人類很快看到了自己對世界所起到的負面影響, 1972 年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 1982 年《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 可持續發展 ” 的理論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視而用來指導城市小區綠化的直接表現就是出現了生態型小區綠化景觀,根據景觀生態學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規劃呈現空間結構,使廊道、鑲嵌體及基質等景觀要素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質流與能量流暢通;使景觀不僅符合生態學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學價值,適于人類聚居。 3、現代小區景觀的健康理念 2002 年,零點調查公司,在全國做了一次市場調查: “ 你最想擁有什么? ” 被調查者中有 70% 以上的人選擇了 “ 健康 ” 。由此可見,現代人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 “ 健康,就是指人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處于良好的狀態。 ” 舒適、方便、宜人的現代小區并不是單單靠大量植樹、種草、擺上雕塑、設置座椅就能實現的,也不能僅僅用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化率等指標加以衡量。小區的舒適度根本上來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間的有效組織.來自干對城市良好人文環境的營造。在現在巨大的工作壓力、單調的生活內容、復雜的人際關系的圍繞下,保持健康和具有健康意識有其難度。為此重視環境問題的設計師們應努力為現代人創造一個更適合的人居環境,從單純的對藝術形式和視覺的追求中走出來,注重生態對人類身心的調劑功能。現代小區園林綠地規劃應從居民的安全、衛生、清潔、減低熱島效應、改善城市小氣候出發,通過建設高質量的綠色空間環境,創造一個舒適、美觀、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滿大自然生趣的城市人居生態環境。將自然引入現代小區,引到每個居民身邊,以景觀學、行為學、生態學、美學等學科理論綜合考慮、科學論證、合理規劃,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現代小區環境。
編輯:81nunu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