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生態社區的環境景觀設計
作為產值占全球國民生產總值1/10的旅游業,怎樣才能做到既滿足旅游者欣賞自然風光,又不至于因旅游活動影響自然環境的保護,使旅游和保護均衡發展生態旅游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旅游方式,正受到各國生態學界和旅游界的重視,并逐漸風行于世界各地。 生態旅游是以生態學為原理,充分利用某地自然優勢,開展游憩活動并保持其生態平衡,實現保護一利用一增值一保持的良性循環的旅游活動。它具有求知求新求美求真的特點。生態旅游屬于綠色消費行為,但絕非去消費綠色,不能以山水草木、鳥獸魚蟲被破壞為代價。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指導思想與傳統的山水旅游有著本質區別,生態旅游主張無為、敬畏、恬靜和傾聽,例如拍攝、寫生、觀鳥等活動,強調以一顆平常心尊重自然的異質性,而不以一己意志強行對自然施加影響,學會把自然作為有個性的獨立生命對待,敬天借物,虛心聽取周圍的天籟之聲:松濤、鳥啼、蟲鳴、水聲……憑借感官,調動自身原有的潛能對自然界的嗅味、足跡、光線、色澤、語音充分感悟,對泥土的芬芳、草葉的細語……進行審美感受,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交流。規劃的生態旅游區將實行國際最新生態農業生物科技圈聯動模式,將生產、科研、流通、銷售、旅游、觀光、教育多種因素聯動開發,區域中設觀花賞花和園藝習作、特色植物園、水果采摘園、茶道藝術、陶藝制作、水鄉農耕景觀、養殖場、郊野公園、巖石公園、兒童學習園圃、藥膳種植等生態觀光及農業觀光項目。創造一個綠色的生態社區是本規劃的終極目標,社區環境強調以人為本以及與自然的和諧,實現持續高效地利用一切資源,追求最小的生態沖突和最佳的資源利用,滿足節地、節水、節能、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延長建筑壽命等目標,綜合運用當代建筑學、建筑技術科學、環境生態學及其它科學技術,形成社會、經濟、自然三者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理想的居住地。 根據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信息,生態社區有十二項評價指標,其中包括:綠化、水文、景觀、空氣、日照、通風、噪音、無污染、氣候、綠色住宅、能源、垃圾等十二項指標,只有這十二項指標均符合生態要求,居住社區才能稱為生態社區。較好的社區綠化覆蓋率一般可達到70%以上,地面水質、大氣環境質量和環境噪聲均以達到國際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為目標,固廢物無害化處理率和生活廢水處理率目標均達到100%。 為達到以上生態指標,規劃設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生態社區的真正內涵: (1)提高小區的規劃設計水平。 提高園林綠化率,同時關注垂直綠化、遮陽、園林景觀;在規劃設計中考慮降低噪聲,以適當的綠化形成減噪設施;控制步行區的風效;講求對原有綠化和樹木的保護,以及原有自然地形的維護;主干道動態觀景線兩側堆土植草,降低車道對住宅的噪聲干擾,產生全新視覺形象,一步一景,予人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之感;建筑物朝向盡量保證南北向,并利用自然的地形安排建筑物,避免了建筑物相互之間過多的干擾,達到最佳組合。 (2)采用節約能源的設計方案。 綠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溫材料與構造,提高建筑熱環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內外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溫材料,高效節能玻璃等新型節能建材,從而對建筑物起保溫隔熱作用;采用外墻遮陰和屋頂隔熱措施,控制建筑對熱量的吸收,與自然通風降溫手段相配合,減少空調費用。 (3)選用環保綠色材料。 在建筑施工期間,選擇較少污染和較少浪費資源的生產方式,更多地采用環保材料,綠色材料。在建材選擇方面,減少使用熱帶硬木,用塑料、再生鋁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崗石鋪地、水磨石地磚,減少材料的維護與更新;選擇可再生型材料,重復利用資源;選擇當地材料,減少運輸能耗。 (4)研制再生能源。 研制如太陽能、風能的收集、儲存裝置和熱接收裝置。太陽能、風能是綠色能源,充分利用這些能源也是綠色環保的內容。 (5)建筑平面采用節能的設計,講求自然通風與采光。 自然通風良好的建筑平面在夏季可取代空調的作用,注重自然采光。利用天然水資源和地形的隔熱性來控制建筑的溫度,在寒冷的氣候中創造熱匯,在炎熱的氣候中創造溫度差以產生涼爽的空氣流。 (6)充分利用太陽能。 合理地規劃空地及高大植被,以便利用太陽能和地形條件。采用集中太陽能熱水系統,每戶設計的熱水裝置與太陽能熱水系統相連接。 (7)全面的節水設計。 以“零排水”作為社區排水澆灌系統的目標。利用現有的山澗和低洼地帶形成連通的水系,既是景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生態的排水澆灌系統。雨季時存積雨水,供園區澆灌用。通過保護自然系統來恢復土壤和地下水的滲透、凈化和儲存功能。減少硬質鋪裝路面,盡量使用滲透性良好的鋪裝材料,如多孔瀝青、多孔混凝土等。日常廢水經處理用于沖廁;采用生活污水處理后回用的方式,生活污水經過中水站處理,用于社區內的清潔、綠化、洗車等,從而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在地下水源的建設中采取嚴格的水源保護措施,不會對地下水造成任何威脅。 (8)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考慮減少建筑垃圾量。 設專用垃圾箱,收集指定的可再生垃圾,有機廢料經處理用作花木肥料,倡導固體垃圾分類及回收使用,培養并鼓勵居住者的良好消費行為。 (9)園區內使用生態交通工具。 在園區范圍內的內部交通使用太陽能驅動或電能驅動的小車和自行車以及馬車作為交通工具,控制有害氣體的排放。 EDSA-ORIENT環境景觀設計研究院在設計大連鄉村俱樂部的社區環境景觀設計時,遵循以上的設計原則,結合東西方的設計經驗,通過全方位的多層次溝通,得到了甲方的一直好評。
編輯:xuan88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