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專業在理論和實踐上的一些影響
20世紀中葉 作為一個性格外向的人,吉布森從她在倫敦的時間起就一直與很多朋友保持著很好關系。她本該知道1929年英國園林設計師協會(BAGA)的成立?墒且荒暌院,協會便更名為景觀設計師學會(ILA)。自從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成立之時起,英國景觀設計師學會(ILA)花了30年的時間才最終形成。在1948年成立的國際景觀設計師協會(IFLA)為專業爭論和職業論文的發表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40年以后,英國景觀設計師學會(ILA)又改名為景觀學會(LI),以鼓勵景觀科學家以及管理者加入其中。而澳大利亞景觀學會在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成立60年多后,國際景觀設計師協會成立20多年后才成為一個廣泛性的社會團體。 同一時期,吉布森因為同時作為設計師和老師而獲得了很高的聲譽。她最先領導設計師們設計大型工業場地和商業場所,并開始進行第一次職業化的設計實踐。在40年代后期,吉布森聘請了馬爾科姆?默羅( Malcolm Munroe)為自己的方案繪制草圖,之后她又與約翰·史蒂文斯合作設計大型工業場地。 同樣是在40年代后期,布倫達·科爾文(Brenda Colvin)在她1948年的著作《土地與景觀(Land and Landscape)》中開始關注一些新的工作方向。她為景觀設計師的工作展示了新的領域。同樣地,Jekyll在之前提出她的理念的一些理論基礎,而希爾維亞?克勞則在1956-1966年間完成了大量的著作,用她在景觀設計方面的實踐經驗來豐富和擴展哲基爾的理論思想。 吉布森經常提醒她的學生要接受設計教育的深造,于是在50年代,她鼓勵學生們出國求學。她請求達拉謨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接收這批來自伯恩利的學生。與此同時,Waterhouse教授也鼓勵理查德·克勞夫(Richard Clough)去往倫敦大學學習。在國王學院學成歸來的第一名學生埃里卡·鮑爾(Erica Ball),設計了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的奧運村。 在美國,設計師們開始越來越注意到空間構成的藝術化效果,以及他們對平民大眾的所賦予社會責任感。于是,對傳統設計形式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于是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設計方向,一個更注重創造性,另一個則更注重實用功能。這種現象引起了對景觀與園林的形式的調查研究,以補充新的藝術形式和建筑形式。同時,設計師們還對人群和社區的社會需求表現出極大關注。到30年代末,景觀設計學邁出了多學科合作的第一步。這也敲響了朝向區域規劃與環境設計的運動的樂章。 運動的倡導者大都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包括托馬斯·丘奇(Thomas Church)、勞倫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蓋瑞特·?瞬℅arret Eckbo,1910-2000)、羅伯特·羅伊斯頓(Robert Royston)等等。丘奇、埃克博和羅伊斯頓將鼓舞人心的、流暢的形式引入他們的設計當中。于是產生兩種設計形式:對稱與不對稱。這些都是建立在低成本上的設計,只是簡單的使用植物種類,尤其是本地種和加州境內的物種。但是室內外空間的聯系卻被設計師強調出來,因此設計本身就變成一個過程,經常變得以家庭為核心。 Palo Alto公寓,由羅伯特·羅伊斯頓設計,他是20世紀30年代區域規劃與環境設計運動的在加州的倡導人之一。 哈普林主要從事環境設計,他在保持城市歷史傳統的前提下,重新規劃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統以及土地利用。他的著作《城市(Cities)》在1963年出版,主要展現了他在城市設計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景觀設計的領域也擴展到環境的設計與保護中來;在英格蘭,景觀設計師已經從事起大尺度、復雜化的規劃,尤其是新城規劃。六年后伊恩·麥克哈格(Ian McHarg)寫了著名的《設計遵從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書,引起了景觀設計對于根本結構的更多認識。 澳大利亞:20世紀后半葉 在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專業是斷斷續續發展起來的。首先在50年代,來自西澳州的約翰·奧德漢姆(John Oldham)和維多利亞州的默文·戴維斯(Mervyn Davis)成為國際景觀設計師協會的成員,緊接著一些社會活動促成了一個職業團體的誕生。它的第一次非正式會議是1963年11月在堪培拉舉行的,當時正在舉行澳大利亞皇家規劃學院的代表大會(the Congress of the Royal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Planning)。經過三年的醞釀與發展之后,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師協會(AILA)的名字終于被廣泛接受了,而它的正式成立則是在1970年。1961年皇家墨爾本工學院開設系列講座性課程,三年后新蘭威爾士大學開設兩年制在職研究生課程,1975年新南威爾士大學和堪培拉高等教育學院開設本科教育科程。昆士蘭工學院在幾年后也開設了相關專業課程。塔斯馬尼亞州和墨爾本相繼建立其他課程,而最近建立的則是佩斯和阿德萊德市的一些高等學校。 1968年6月,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師協會發表了第一份季刊,登載了協會主席彼得·斯普納(Peter Spooner)教授的一篇文章。從1978年起,季刊改名為《景觀澳洲(Landscape Australia)》,隨后在第二年拉爾夫·尼爾(Ralph Neale)繼承了這一刊名,并將其印刷為紙質更好的刊物。這份刊物為設計師協會提供了一個向其他專業組織展現自身研究的平臺。 理查德·克勞夫在1975年向堪培拉大學捐獻了自己收藏的景觀著作,也使得這個圖書館建立起一套特殊的收藏——珍貴的、流行的景觀設計書籍,現在被稱作“克勞夫收藏”。并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檢索系統供人們查詢圖書。 設計任務的尺度又一次擴展了。理查德·克勞夫從1958年畢業后就一直在堪培拉參與國家首都發展計劃,他將單獨的場地設計綜合成為一個大尺度的景觀格局。斯普納教授開展了紐卡斯爾高速公路(Warringah Newcastle Expressway)的景觀設計。布魯斯·麥克肯奇(Bruce Mackenzie)進行了包括在悉尼市和在澳大利亞駐海外大使館廣泛的設計工作,使他的設計帶有濃厚的澳大利亞地方色彩。國家性建筑物與景觀設計的結合已經變得很常見,其中議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成為80年代末最大規模的景觀設計合約之一。 這項行業從60年代初的五位景觀設計師發展到了現在近一千人的規模,從70年代中期開設研究生課程以來,這個數字每年還在增長,而且隨著每屆研究生畢業出現成倍的增加。在景觀設計師協會成立初期,提高教育的地位成為當務之急。發展的成果則可以通過國際景觀設計師協會(IFLA)與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師協會(AILA)共同主辦第20屆國際大會中得到答案。 在12年中,協會設立了國家項目獎項,而第一個“景觀設計最佳設計獎”的獎項就頒發給了國家首都發展計劃中的“格里芬湖畔公園計劃(Lake Burley Griffin Parkland Scheme)”。 在國際舞臺上,有兩位設計師對景觀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他們分別是希爾維亞·克勞女士和杰弗里·杰里科(Geoffrey Jellicoe)先生,他們在1990共同獲得了“景觀設計獎”。而在11年前,為了表彰克勞女士對澳大利亞景觀設計行業的卓越貢獻,她還成為澳大利亞景觀設計師協會榮譽會員。 堪培拉的議會大廈成為20世紀80年代后期規模最大的景觀設計項目之一 未來的路 今天,景觀設計行業已經能夠與各種關心設計與環境的團體進行一種更直接的談話。這種行業范圍的擴展又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景觀設計師的職業角色。在70年代,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景觀設計團體,開始進行專業領域的重新評價。很顯然,隨著設計對象尺度的增大和多樣性增加,一種帶有批判眼光的回顧就顯得十分必要。Fein的報告中指出“傳統的工作應當繼續,專業領域不應該囊括其他學科范疇”。即使各種發現表明我們仍需要保持一個專業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本領,我們還是需要多學科的隊伍去解決問題。于是產生了一場學科運動,主張多行業人才之間的合作,而景觀設計師只需要按他們傳統的技能去營造。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職業發展新方向? 回顧了過去三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在18世紀與20世紀的學科發展中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建立在土地用途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但是管理的策略有所不同。今天,土地的用途更加廣泛,所以設計師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現代景觀在向更多普通公眾開放的同時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回顧與土地用途和重新開發相關的社會倫理觀點便成當務之急。這些工作的領域的確需要我們來重新定義,以確保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恰當的。 澳大利亞人全年與景觀有緊密的聯系。這就預示著很多從北半球國家繼承的優秀傳統需要重新進行評價。因為澳洲大陸比較干旱,極端氣候較多,植物多樣性豐富,所以還沒有形成很好的設計方法。隨著對社區關注的加強,以及開放空間的廣泛使用,就需要提前了解當地景觀的脆弱性。現在,如何更加有效地評價改變所帶來的影響成為新的挑戰。作為設計者,你有責任創造具有良好景觀的將來。通過前人所積累知識與經驗,你便可以站在正確地位置上評價你的作為。 請思考這個問題:“在下個世紀,你將用什么樣的思想和價值觀去構筑景觀?” 也許希爾維亞·克勞的話更適合21世紀的景觀? “如果活在地球上是為了生存,那么我們必須明白自己身體的工作機理,因為我們必須為擔當進化的主宰和地球的主人盡到自己的責任! 克勞,S.&米切爾.M(S. & Mitchell, M),1988,《景觀格局》(The Pattern of Landscape),Packa.,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