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從“人”的角度分析濱河景觀功能分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從簡單的物質需求過渡到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的背景下,國內大量景觀設計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種濱河景觀相繼開發,但形成的濱河景觀都僅僅是為了取得景觀的視覺效果而造景,沒有從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出發。大多數景觀只是從獨立景點出發,而忽略了各個空間的融合,出現了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不協調。在“以人為本”的知識經濟時代,景觀功能分區在整個景觀設計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改變獨立景點造景,而從“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景觀。 功能分區就是將各功能部分的特性和其他部分的關系進行深入細致、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終決定它們各自在基地內的位置、大致范圍和相互關系。功能分區常依據動靜原則、公共和私密原則、開放與封閉原則進行分區。也就是在大的景觀環境或條件下,充分了解其環境周圍及鄰近實體對人產生相互作用的特定區域;是人與環境協調的焦點。由此,我們可以理解濱河景觀功能分區充滿了無限的生動性和靈活性,也有無數的不確定性。功能分區是人與環境契合的焦點,也是一個景觀構成的重要設計環節。 2、現代濱河景觀設計功能分區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大量濱河景觀的綜合治理已受到社會的日益關注,但有許多的濱河景觀都是在一種盲目的環境改造和片面的景觀視覺效果下設計修建的,進而忽略了周邊環境和使用對象。有的即便找到了使用對象,但又缺乏人對其主要功能及次要輔助功能的認識,未體現出功能的多樣性,比如:未依據動靜原則,公開和私密原則,開放與封閉原則,在使用對象上,未分清各個年齡階段層次的不同,在活動區域內上,未分清高層次與普通使用、高科技與普通設施上的運用。使得整個濱河景觀出現景點與景點脫節,不與人的行為活動嚴格一致,致使整個功能分區不能相互協調,造成不合理濱河景觀。 以“人”的角度分析濱河景觀功能分區: 人與自然是相協調的,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濱河景觀的使用對象是城市居民,而在濱河景觀上用人性角度進行功能合理分區,作為一個完美的設計師,為了給城市居民營造一個休閑、游玩的場所,在設計中間,我們可以利用功能分區的動靜、公私、開閉原則進行切合實際的分區,進而調節人與環境的尺度與比例,將濱河景觀劃分成一些小空間,這樣可以使整個濱河景觀有一種大眾性、可觀性。同時又不顯得壓抑或離散。因此,濱河景觀是以人性為出發點進行功能分區。 以下是從人性的角度對濱河景觀的幾點認識: A、動靜原則進行功能分區: 在濱河景觀中,較多的分區是結合動靜原則給予片面設計,未考慮到人的因素的存在,只是形式上的功能分區,而沒有從實際上進行功能分區;或是考慮到了動的因素的存在,而又忽略了靜的因素的存在,一個符合人性化的功能分區應充分結合兩方面因素進行構思設計。我們把動靜原則中的“動與靜”充分結合確定為硬性原則,以致凌駕于形式之上的功能分區已不適應現代濱河景觀設計理念。因此,形式功能分區“應退出歷史舞臺”,在認真觀察府河景觀中的一些景點,我們就不難發現其存在的薄弱環節。 究其原因,因為一個形式功能會阻止人性化因素的發展,為追求形式而追求形式,為追求功能而追求功能。一個符合人性的功能分區才是一個完美的構思設計,才是一個完美的景觀。根據以上情況,我在濱河景觀—成都沙河建設路至建設北路段的設計中,充分考慮人性功能分區,進行構思設計,合理安排其下沉休息平臺位置,以及其內的雕塑休閑廣場、兒童活動區、大眾休息長廊、老年人活動區五者之間的尺度與比例。充分結合人性化原則、功能分區原則,特對功能分區中動靜、公私、開閉三原則進行考慮,比如:在老年活動中心前方設置一塊大眾休閑區,人們一來到河邊就會看到,老年活動區和大眾休息區將是不同年齡段選擇的休息場所。不會因為只有老年人活動區而導致中青年不可玩的局面。 B、私密原則進行功能分區: 隨著濱河景觀綠化建設,一些設計者為了突出功能的多樣性、實惠性,一方面在兒童活動區安置其游樂設施,一方面在兒童游樂設施外圍用柵欄圍合,形成私密空間,看上去符合功能分區原則,然而,這種強硬的劃分空間是忽略了人的存在和人的參與。而我在成都沙河建設路至建設北路段的設計中將一些可觀性的雕塑和有關兒童形象放于兒童嬉戲區鄰近,這樣不僅會吸引兒童,而且能使兒童嬉戲區具有可觀可玩的特點。與此將多功能協調為一體,更人性化,更符合功能分區原則。 C、開閉原則進行功能分區: 濱河景觀功能分區中開敞和封閉原則是人性設計的重要因素,在濱河景觀設計中,開敞空間與封閉空間應有所區分,并應針對使用性能而分區設置。開敞空間使人心情舒暢,心曠神怡,比如濱河景觀中的廣場、河濱通道長廊等;而封閉空間則使人氣定神寧,親切宜人,適用于私密性需求和安靜活動。一個好的濱河景觀在開敞與封閉原則中,人的參與性是重要因素。而在濱河景觀中大量的開敞空間或大量的封閉空間都會阻止人的參與。根據濱河景觀的使用性能,我們在設計中對開敞與封閉分區設置應根據人的參與性和周圍環境以及原有場地特點來考慮其進行設計。比如:成都西南日月城月亮湖茶館的下沉廣場,就是一種沒考慮到開敞空間與其它空間的聯系,一味地追求視覺景觀效果。然而在我們細微觀察人的參與性時發現,其很少有人在這廣場中交往、休息、游玩。這樣的開敞空間不僅是對景觀用地的不合理規劃,而且浪費了大量建設濱河景觀的資源。很顯然,缺少功能分區人性理念。而我在成都沙河建設路至建設北路段的景觀設計中,吸取日月城這個廣場的經驗,盡量避免日月城濱河廣場的盲目設計,利用現有地形進行合理的功能人性化分區,在下沉平臺后面設置一涼亭:一是起于阻攔視線,回避亭后公路視線;二是起遮蔭的作用,與此會吸引大量人群來此休息、乘涼;三是在平臺涼亭兩側設有層次性花池,這樣可以不但能起觀賞性作用,還可以起坐臺作用,從而符合人性化的功能分區原則。 結論:濱河景觀功能分區是城市濱河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中,城市濱河景觀功能分區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以及人類理想與追求在大地上的投影。要建設好整個城市,要建設好整個城市的濱河景觀,我們在景觀設計中必須應注重功能分區的作用與人性,進而用人性化的理念和思維和合理的功能分區原則給再造景觀造就適宜的前提,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給中國的景觀設計專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是難得的發展機會。濱河景觀功能分區應從環境與社會,環境與人的需求為由。特別應放棄片面設計理念,勇敢承擔起整體人類對景觀功能分區認識的人性化。
編輯:elle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