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杜雁:《詩經》水景初探
《詩經》水景初探 《詩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305 篇詩歌出現"水"景或與水有關的意象的詩歌有84篇之多。這些詩篇描寫了豐富多樣的水態水勢和水意象,寄托了詩人各種各樣的思想情感、意念思緒,再現了周朝先民逐水而居,依水而生的生產生活場景,展示了人與天調的傳統生存方式。 對《詩經》名物進行研究,自古有之。由于受到孔子詩論的影響,人們對《詩經》名物的考證,更多地關注鳥木蟲魚這些有生之屬,而對于自然界中的山、水等卻沒有給予太多的注意,因而導致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本文選擇《詩經》描寫的水和水意象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以期對現代園林設計提供借鑒和思考。 1. 水體形態 1.1 河流 《詩經》所言及的水流約20余條,關中地區有涇、渭、洽、漆沮、豐等,山西境內有汾、揚之水;河南、山東境內有洛、溱、洧、淇、寒泉、肥泉、濟、淮、汝等。另外還有江、漢。 《詩經》中也出現了描寫河流形態的專有名詞,如洄、汜、潨。 《秦風o蒹葭》:"遡洄從之,到阻且長" ,聞一多《類鈔》:"洄是回旋盤紆的水道"。《召南o江有汜》:"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汜指由干流分出又匯合到干流的水體;潨指小水匯入大水,如《大雅o鳧鷖》:"鳧鷖在潨"。 ![]() 汜--由干流分出又匯合到干流的水體 ![]() 潨--小水匯入大水 1.2 湖澤 《詩經》中 "于沼于沚", "從子于沃", "東門之池","彼澤之陂,集于澤中","東有甫草,王要靈沼"等,沼、澤、沃、籔、沮洳等,都屬湖澤。 澤是聚水的洼地;沃是肥美潤澤的地方;藪是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沼澤地帶,每年水漲的時候,也盛滿水,和澤沒有分別。等到水退,留下了沉淀物做肥料,就很能生長草木,天然的生產品比澤中還要多。因此澤、藪是天然發展農業的好地方。例如《爾雅·釋地》記有十大澤藪。 1.3 隰地 《詩經》描述了兩種隰地,一種是原野上的低濕之地,即:"于彼原隰"、" 原隰既平"的"隰";一種是位于山腳下不遠的低洼之地,由于山洪由高而下,激流沖擊山下平坦之地,進入平野之后,水流減慢,沖擊力消失,這樣在山下便形成了低洼地,一下雨便有雨水積儲。如《衛風·氓》說:"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隰的面積一般還比較大,在山與隰之間沖積形成的扇形地帶,則是先民們選擇居住的理想之所。《詩經》中常有"山有 * *,隰有* *"的詠唱。 1.4 泉水和山澗 《詩經》描寫的水體還包括泉水和山澗,如《大雅·公劉》:"夾其皇澗,溯其過澗", 《國風·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對于這些泉水著重動態的描寫,如: 表水流狀:《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載清載濁"; 表水豐狀:《大雅·公劉》:"篤公劉,逝彼百泉"; 表水枯狀:《大雅·召旻》:"泉之竭矣,不云自中"; 表水寒狀:《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表水深狀:《小雅·小弁》:"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2 與水相連的陸地和水岸 2.1 洲、渚、沚、坻 《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 2.2 奧、芮、鞫 均指水邊彎曲的地方 ;芮指水邊向內凹;鞫指水邊向外凸出。 《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大雅·公劉》"芮鞫之即" 2.3 丘、皋 丘一般形成在河道拐彎或二水交匯處的三角洲地方,由于水的沖擊形成土包,因風吹,土沙堆積越來越厚,形成高丘。皋與丘類似,一說為水邊高地,也有解釋為沼澤的。 2.4 彼、陂、泮、滸、涘、干、漘、湄 《詩經》細致地描繪了水岸、水濱和水草之際,都有專門名詞 ;湄:水草交際之處; ![]() 3 與水關聯的生產生活場景 生產勞作:除了季節性的農耕,利用水灌溉,利用灘涂墾田,豐水季節漁獵,在水里漚麻,浸糧,束薪,有苦有樂,有悲有愁。 娛樂觀景:《衛風·竹竿》:"淇水悠悠,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垂釣已成為貴族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麗的水邊風景也成為先民的觀賞對象,周朝的貴族還有意識地把高臺宮苑建筑于水濱澤畔,或以水輝映之使其增光生色,或直接便于觀賞波光水色。如《魯頌·泮水》 愛情與相思:《詩經》大量愛情詩都與水有關,水濱成為男女自由戀愛的最佳場所。詩經》婚戀詩中, 除了表現男女相會于河邊的歡快、愉悅的感情外,主要表現為戀人間的離別相思之痛苦和男女之間隔河相望之悵惘;水往往是戀人相會、分別的場所。 4.《詩經》中的水意象 清濁 以清水象征美善,以濁水象征丑惡。《鄴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止";《鄴風·新臺》"新臺有泚,河水瀰瀰…新臺有灑,河水浼浼" 《魏風·伐檀》河水清且漣漪";"河水清且直猗";"河水清且淪猗" 浩然 《詩經》中出現許多流量充沛的水,往往和宏大遼闊與壯美景觀聯系在一起,給人一種崇高感。《齊風·載驅》"汶水湯湯,行人彭彭…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 ;《小雅·鼓鐘》"鼓鐘將將,淮水湯湯";《大雅·江漢》"江漢浮浮,武夫滔滔,江漢湯湯,武夫洸洸" ; 《陳風·衡門》 "泌之洋洋,可以樂饑。" 纏綿 《召南·江有汜》"江有祀"、"江有渚"、"江有沱"都是水流始分終合之象。用水來反襯人,水尚且能夠始分終合,人卻往日相戀而今日相離,對比之下,人不如水。《鄴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懷于衛,靡日不思。"水流相合可以寄托纏綿的思緒,水流的同源異歸也可以成為這種情感的載體。 阻隔 《周南·漢廣》:"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又如《秦風·蒹葭》、《周南·關雎》,水帶給上古青年男女無數的情思與希冀, 但結局又多是求之不得的遺憾和痛苦。 5 思考與啟示 5.1詩經中水景的特點 5.1.1無界之水,澄懷味象,以形媚道 5.2.1以自然之形、之趣以悟道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