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淺析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生態環境的保護
自然資源、地理區位是小城鎮發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導因素,既為小城鎮發展提供條件,又規定著人類的物資生產活動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其他活動的界限。加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人類生存和居住條件,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是全人類在21世紀努力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 一、小城鎮生態環境現狀 從改革開放至今三十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鎮化不斷提速,小城鎮建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問題也依然嚴重,突出表現為: 1、土地城鎮化速度過快,人口城鎮化和產業化發展卻相對滯后,造成大量空間資源閑置,耕地等土地資源浪費嚴重,與此同時缺乏合理規劃,不僅導致空間布局混亂,而且由于水土等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缺乏必要的污染物處理和生態建設措施等,導致生態和環境狀況嚴重惡化。如小城鎮多數無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就近排水河道,給水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地基未作防滲處理,對地下水及附近河流具有一定的污染隱患,對周圍大氣、水環境有較大影響。 2、注重基礎設施的投入,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的現象依然存在,甚至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盲目無序的發展,這與科學發展觀的可持續發展是嚴重相違背的。 3、規模小,基礎設施配套落后。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這類問題突出存在,不少小城鎮缺乏自來水、集中供熱,有的甚至沒有排水設施。 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滯后了小城鎮的發展速度。 二、加強規劃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小城鎮發展 通過加強規劃手段保護小城鎮良好的生態環境,標志著小城鎮由傳統的純經濟發展向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過度,這意味著一場破舊立新的社會變革,因為它不僅涉及到小城鎮物質環境的生態建設、生態恢復,還涉及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根本性轉變。 1、科學編制和實施總體規劃。要實現小城鎮的全面協調的可持續性發展,總體規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生態環境保護是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編制高標準的總體規劃,結合小城鎮總體規劃的基本要求,科學的分步實施以環境容量和自然資源承載力等為基本依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改變小城鎮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向生態環境友好型發展,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生態環境功能為目標,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發展相結合,統一規劃,加強法制管理,嚴格監管力度,實現小城鎮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的協調發展,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小城鎮生態規劃,它是與可持續發展概念相適應的一種規劃方法,是保持生物的多樣性,將小城鎮生態系統置于整個生物圈范疇內進行規劃,建立鎮區和村莊的復合生態系統,保護鎮區及周邊的各種生物。它將生態學的原理和城市總體規劃、環境規劃相結合,從自然要素的規律出發,分析其發展演變規律,在此基礎上確定人類如何進行社會經濟生產和生活,有效地開發、利用、保護這些自然資源要素,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最終使得小城鎮實現可持續發展。 小城鎮生態環境建設受各種條件制約,在總體規劃的實施方面,必須改變一些地方根據領導的創意不斷改變規劃的現象。必須尊重現狀和資金限制等客觀規律,正確認識地區差異,充分利用當地的特點與優勢,揚長避短,留有余地,分期實施。 2、提高小城鎮綠化水平,建設適宜人居的居住環境。加強小城鎮綠化建設,提高綠化水平是改善城鎮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由于關于對小城鎮建設的配套規范沒有出臺,現參考《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城鎮綠化水平。要制定小城鎮市綠地系統規劃,嚴格劃定綠化用地面積,科學安排綠化布局,加強小城鎮綠化隔離帶建設,形成喬、灌、花、草相結合,點、線、面、環相銜接的綠地系統。小城鎮綠化要鼓勵采用節水技術和廢水利用,盡可能減少綠地養護的水消耗。要結合小城鎮產業結構調整和舊區改造,增加鎮區的綠地面積。要建立并嚴格實行小城鎮綠化管制制度,堅決查處各種擠占綠地的行為。要鼓勵農民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城郊綠化,引導社會資金用于城市綠化建設,增加小城鎮綠化建設用地和資金投入,盡快把小城鎮綠化建設提高到新水平。 3、加強科技投入,重視可持續發展技術的應用。城鎮是人口和經濟活動的集聚地,也是各類污染集中的地區。凡是破壞生態環境,經濟非持續發展的技術,都是與科學發展觀相違背的,解決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小城鎮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增加科技投入,因地制宜的研制、開發、推廣可持續發展產業,保證發展過程無污染、無廢物、低耗能,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是實現小城鎮生態環境保護的長遠發展要求。不斷提高太陽能、風能、地熱等資源的利用比率,他們是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并且能源本身是清潔的,在生產和利用中不對環境產生污染。 4、提高居民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首先必須加強宣傳、普及生態意識,倡導生態價值觀,使公眾特別是領導決策層的觀念轉變過來,樹立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價值觀。只有改變原有的價值觀,人們的態度和行為才會改變,自覺的生態意識是實現小城鎮生態化發展的關鍵。制定行動計劃,實施符合小城鎮生態化發展的政策。 小城鎮生態化應作為我國城市今后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內容,并與《中國21世紀議程》結合起來,把這種思想貫徹到政策、計劃中去。改變以前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政策、計劃,制定小城鎮各領域、各行業生態化發展的戰略、步驟、目標等,并確定優先發展領域,制定一系列鼓勵政策,加快城市生態化發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態化發展道路。 三、結語 小城鎮建設不能再重復犧牲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發展的老路,必須以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依靠科學的規劃和先進技術的運用,建設資源節約型、生態環境友好型小城鎮,保持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城鎮走生態化發展道路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建設生態城鎮離不開創造性的規劃設計,創造性的規劃設計需要科學的實施。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總體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人們素質的提高,為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夯實社會基礎。還要進一步完善小城鎮建設的相關技術標準,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進小城鎮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