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 → 植物動態 ![]() |
|
河南:精準農業技術在花卉生產中應用
日期:2008-06-05 來源:河南興農網 作者: 我要評論()
精準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高技術前沿,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其技術思想是根據作物產量空間分布的不均勻性和作物生長環境的差異性,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化農機裝備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定量決策、變量投入和定位實施。精準農業的實施對于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保護農田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品質,加快農業生產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精準農業是在資源約束條件下,將工業化技術成果裝備農業,在高技術支撐下的一種集成化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精準農業體現了農業生產中“需要什么就給什么、需要多少就給多少、何時需要就何時投入”的因地制宜、按需投入、精準實施的技術思想,它克服了傳統農業中“拍腦門”決策和粗放經營管理方式。 精準農業技術可有效實現水、肥、藥等農業資源的節約和集約利用,支持農業高效生產,切實發揮農業的生產功能;精準施肥和施藥技術可最大限度減輕農業污染,保障農產品安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有效實現農業的生態功能;在精準農業技術支撐下,可以建立游客親自參與體驗的現代農業生產流程操作系統,深度開發農業的休閑觀光功能。 北京是我國精準農業技術的發源地。早在1999年,北京市農科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在國家發改委、市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精準農業技術示范工程,在昌平小湯山建立了全國規模最大的2500畝國家精準農業技術研究示范基地,為我國開展精準農業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建立了一個標準化的試驗示范及成果展示平臺,并成為我國精準農業與國際、國內交流的窗口。精準農業技術示范工程突破了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精準施藥等關鍵技術,開發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獲得了專利33項、軟件登記55項,研究成果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其中,中心面向設施農業精準管理,開發了10種溫室專用傳感器、5種通用型信息采集器、6種便攜式信息采集器、3種基于機器視覺的植物健康狀況診斷儀、3種信息傳輸設備、2種灌溉和環境控制器、日光溫室精準管理的“溫室娃娃”,以及與以上產品配套使用的系列內嵌軟件、信息傳輸軟件、信息分析處理軟件、預測與模擬軟件、專家系統軟件、智能控制軟件等。 大興區采育鎮下黎城鮮切菊基地2007年引進了一系列的精準農業技術設施。該基地通過安裝網絡型灌溉管理系統和負水頭精準灌溉系統改良灌水方式,用水量節省了69%,169棟溫室年可節水14000噸;采用精準施肥系統,提高肥料利用率15%左右;通過精準施藥系統,節省農藥15%至20%;安裝溫室娃娃系統,集成了基地高級技術人員掌握的菊花管理關鍵技術,可以根據菊花不同生長階段對溫濕度的需求,自動提示農民進行通風、加溫等操作,整體提高了基地的生產管理水平;精準農業設備的使用使溫室內的溫度、濕度保持在最有利于菊花生長的范圍內,減少了農作物因溫度、濕度的不適而發生的病蟲害,提高了菊花的成花率。通過實施精準農業項目達到了節煤、節水、節約勞動力、省肥、省藥、提高菊花品質等效果,使該基地年增加收入約200萬元。 種植者在采用精準農業技術時,應堅持實用、經濟的原則,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經濟水平、種植的作物等實際情況選擇應用某一單項技術,或者將幾種技術相結合即套餐式技術模式。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