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遺產要聞 ![]() |
|
汶川大地震——千年人文古跡大劫難
日期:2008-06-10 來源:中國網 作者: 我要評論()
四川65處全國重點文物因地震損毀 地震后的李白故居損毀嚴重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傳說中的大禹故里,李白、武則天、蘇軾等皆出自四川。但在這場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諸多沉積千年的人文歷史古跡遭遇了一場大劫難,著名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蘇祠等名勝古跡全都傷痕累累…… 四川省世界文化遺產地都江堰二王廟大殿和伏龍觀屋面垮塌,已成危房;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甘孜州丹巴碉樓群有兩座垮塌。綿陽、德陽,金川、丹棱及南江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均遭受了嚴重的損毀,震中汶川、平武因通訊受阻,目前情況不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藏文物標本受損嚴重。 截至19日,四川全省12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65處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另有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損傷。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趙川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是建國后對文物造成損失最大的一次天災。” >>>[詳細] 重慶84處文物遭損壞 白帝城成危險建筑 “國寶”白帝城、釣魚城均受損嚴重!受地震影響,截止5月15日,重慶84處文物遭到不同程度損壞。 重慶市共有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淶灘二佛寺、白帝城白帝廟)、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不同程度毀壞;1處縣市級歷史文化名鎮(路孔古鎮)部分古建筑垮塌;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舍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有文物標本受損,主要為陶器,受災數目和級別正在統計中。 釣魚城城門有垮塌危險 “國寶”級的合川釣魚城依山而建,千年來牢固不破,而這次8道城門之一的“始關門”在震后,砌城門的石頭發生了錯位,出現了長五六米的裂痕,最寬的縫隙超過3厘米,城門頂部也裂開了。目前,“始關門”已禁止游人出入,城門隨時有垮塌的危險。 白帝城成“危險建筑” 市文物局發布消息稱,奉節白帝城的白帝廟大門墻體被震裂,該建筑已成危險建筑。奉節文管所李所長介紹,白帝廟內的明良殿屋脊損壞,屋脊上的彩繪被震落,屋脊下墜,屋脊瓦整體往下滑了約20厘米,造成屋頂建筑損壞。據悉,目前白帝城仍對外開放,有專家24小時監測,地震后將進行大修。 >>>[詳細] 甘肅1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毀損坍塌 甘肅省共有1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出現不同程度裂縫或部分坍塌。博物館藏品及建筑也受損嚴重,館藏文物斷裂或摔碎多件,其中查明有一級文物4件,二級文物3件,其他尚未查明文物級別。還有8座博物館建筑出現不同程度裂縫、傾斜等。 陜西多處古建筑類文物受損 已展開全面勘查 記者從陜西文物部門獲悉,受汶川地震影響,陜西境內十個市均有震感,部分市縣的一些古建筑震裂、建筑構件脫落。 此次震災導致漢中市一些文物古跡受損嚴重,特別是略陽、寧強兩縣,多處文物古跡遭到破壞。 地震導致寧強縣青木川鎮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魏氏大院部分屋脊和墻面開裂坍塌,周圍一片狼藉。據了解,魏氏大院是民國年間當地鄉紳魏輔唐所建,現存兩處,地震前保存完好度達85%。青木川鎮鎮長何國民告訴記者,除魏氏大院外,建于明成化年間、長800多米的“回龍場”古街也遭到破壞。 略陽縣境內也有多處文物古跡受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巖寺有“小碑林”之稱,珍藏歷代摩崖石刻達130余通,部分碑刻被震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神廟,是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氐羌族文化遺址,震后墻體出現裂縫。據統計,此次地震中,略陽縣的4個文物保護單位遭受經濟損失達193萬元。 >>>[詳細]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