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城市風采 → 國家園林城市(城區) ![]() |
|
無錫:創建生態園林城市 營造和諧健康環境
日期:2008-12-02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作者:無錫市園林管理局 我要評論()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為研究交流和探討風景園林依法行政、加強行業管理、促進風景園林事業發展問題,2008年11月29日全國風景園林行業管理與法制建設研討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會議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長沙市園林管理局主辦;中國建設報社、中國風景園林網、中國城市出版社風景園林圖書出版發行中心、長沙市園林綠化協會承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長沙市政府、湖南省建設廳、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的領導到會講話;北京、重慶等二十多個市、縣城建、園林主管部門、學會的領導同志,北京林業大學專家以及部分園林綠化工程企業負責人到會并發言。會上還表彰了2007年度評選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以下是無錫市園林管理局在此次會議上的交流材料。 創建生態園林城市 營造和諧健康環境 無錫位于太湖之濱、長江三角洲江湖間走廊地帶,全市總面積4787.6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622.64平方公里,建成區203平方公里。無錫是吳文化的發源地,自然和人文資源十分豐富,著名的太湖山水和厚實的吳越文化,奠定了無錫景色秀美、人杰地靈的城市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無錫的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總量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位居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前列。近年來,作為特大型城市之一的無錫通過不懈的努力,更是進一步鞏固了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和享譽國內外旅游勝地的地位,為錫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是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同時也是落實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十七大關于構建生態文明等一系列任務的重要舉措。當前,無錫正處于城市化快速提升期和全面小康邁向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環境容量日趨緊張,環境壓力日益增大,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能否率先取得突破,更對我市能否率先基木實現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無錫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家建設部"關于開展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部署,在2006年上半年正式啟動創建工作,并在"綠色無錫"建設中明確提出了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任務和具體步驟。全市各級政府和部門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響應,起步迅速,明確目標,抓緊落實,不斷加快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積極引導城市建設向"生態城市"目標發展。 一、緊扣指標體系,全面展開創建 1、科學規劃,積板引導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按照全市國民經濟扦口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要求,著手編制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規劃,調整綠地系統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業資源綜合開發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及濕地保護規劃中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標不相符的內容,確保備專項規劃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標體系相協調。同時按照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圍繞創建指標劃定綠化用地面積,科學安排綠化建設用地布局,并將城市綠地系統中各類綠地納入"綠線"范圍,尤其是將城市公共綠地、城市主干道、城市主要出入口、居住區和商業區人群聚集的地區、河湖岸線、山體及其它生態敏感區域等作為"綠線"管理的重點部位,"綠線"內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未經審批不能進行經營性開發建設,從而保證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和穩定性。 2、突出重點,協調推進"綠色無錫"建設。近年來,由于目標明確,措施扎實,"綠色無錫"建設成效明顯,三年累計新增城市綠地2000多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2.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平方米。其間主要抓好三個方面具體工作:一是綠直通道和綠它屏障建設,以滬寧高速、錫宜高速、錫澄高速、沿江高速、寧杭高速、環太湖高速、新312國道生態景觀林為龍頭,開展高標準景觀道路建設;以梁溪河、錫澄運河綠化風光帶和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梁溏河濕地生態綠地建設工程為龍頭,開展江、河、湖生態防護林建設;以惠山、青龍山及十八灣地區保護和建設為龍頭,開展丘陵森林植被恢復、經濟林建設和生態修復工作;以城市主要出入口改造工程為龍頭,開展生態景觀綠地營造工作,幾年來我市共建設綠色通道700多公里,其中完成河道防護林200余公里。二是城區增綠工程,根據城市綠地規劃,先后建造了江尖公園、太湖廣場、河坷廣場、蠢溪游園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綠化工程,確保市民出行500米就有游園綠地休惹;完成了古運河景觀風光帶以及由渤公島、漁父島、蠡湖中央公園和管社山等組成的蠡湖沿岸10余公里開放式景觀綠地的建設;積極利用園藝新技術、新材料,引進和推廣宿根花卉種植,降低管理和養護成本,倡導節約型綠化建設新模式;實施"退草還林"工程,在城區近百條道路及周邊地塊綠地補植喬木9萬余株,充分發揮綠地的生態作用;同時把立體綠化作為提高中心城區綠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建筑墻體、高架橋體以及房頂的綠化條件,因地制宜地開展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三是家園綠化壞甘全民義務植村活動,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推進農村"三集中"為抓手,繼續加快村鎮綠化建設,通過河道清淤、村莊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等大力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著力打造江南水鄉,田園風光、林業產業、休閑人居、森林生態等特色村莊,積極開展國土綠化模范鎮村、綠色家園示范鎮村創建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村莊綠化典型,目前鎮村綠化率已接近30%;同時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義務植樹盡責率常年保持在90%左右,并通過園林式單位(居住區)評選活動,全面提高單位和居住區的綠化水平,全市目前共有省市兩級園林式單位691家、園林式居住區199個。 3、注重實效,不漸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環保優先的發展戰略,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確保城鄉環境質量呈現不斷改善的局面。一是S@口強本資源保護扦甘木污染治理,推進太湖水污染防治和城鄉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對48條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沿岸兩側實施重點監控,設立市區水質監測點29個,實行"河長制"管理的73條河道達到監測全覆蓋,有力地促進太湖水質和城鄉河道全面達標;切實加強飲用水源地的保護,部署全市111個水功能區水環境質量監測,全力保障飲用水安全;繼續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全市建成60多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60萬噸,目前污水處理率已達80%;加強對化工、印染等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全市建成78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完善全市重點污染企業在線自動監控聯網管理,確保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二是切實改善城市大氣質量,高度重視和綜合整治大氣污染,重點解決二氧化硫排放和汽車尾氣問題;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全面加快清潔能源區建設,完成現有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嚴格控制新建燃煤電廠,"酸雨控制區和二 氧化硫控制區"建設成果顯著,工業脫硫成果明顯;堅持區域集中供熱,發展天然氣;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加大對車輛尾氣超標排放的查處力度;堅持公交優先,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加強綜合執法,嚴格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全市近兩年來空氣污染指標值小于等于100天的天數始終維持在340天左右。三是深入開展拔鄉環境整治,加強城市管理,重點抓好城市窗口地帶、城鄉結合部和鐵路公路沿線的環境整治;加大噪聲污染控制力度,特別是加強對建筑工地和機動車禁鳴區等的治理,目前建成區噪聲達標區覆蓋率已達100%;建立健全城市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系統,提高城鄉垃圾處理水平,切實降低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目前全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鎮已達100%,農村也已接近90%;同時實施以農村環境整治為目的的"農村小康環保行動",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創造一個清潔優美的環境。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