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工程管理 ![]() |
|
無錫仙蠡墩遺址公園工程施工管理
日期:2009-01-15 來源:中國花卉報 作者:郭澤莉 我要評論()
梁溪河是無錫溝通古運河、新運河與太湖的重要河道,無錫兩個別名之一“梁溪”便源于此。作為梁溪河整治工程的一部分,仙蠡墩遺址公園以“整治環境、開發旅游、改善水質、恢復生態”為建設目標,力爭將梁溪河轉變為休閑、游覽為主,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都市水系景觀帶一處重要節點。仙蠡墩遺址景觀工程的總體定位是通過挖掘提煉,應用具體和抽象相結合的手法再現無錫先民們草廬聚居的生活場景,在極具自然野趣的園林景觀中,展示梁溪河的歷史文脈及良渚文化的歷史底蘊。行走在其間,象征墩的小島被溪澗環繞,假山夾縫,小橋流水,竹株幽徑,樹影婆娑,感覺與自然的距離被迅速拉近。該項目因此榮獲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8年度“優秀園林工程”大金獎這一殊榮。 周密施工做好鋪墊 據無錫市綠化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魯湘介紹,梁溪河被稱為無錫的“母親河”,母親河的概念融入到兩側的景觀中被分為三部分:源起、承轉、發展,仙蠡墩遺址景觀工程的總體定位就是源起。該遺址公園南靠梁溪河,東臨湖濱路,西接荷葉新村,是梁溪河綜合整治工程的重要段落和景區,總占地面積約6公頃。工程實施內容包括入口廣場、先民廣場、沿河碼頭、碑亭、登山步道、六角草亭、休息茶室、茅草屋、溪澗等。項目所在地原是居住區及舊廠區,拆遷工程量大。“要在平地上造成蜿蜒曲折的山體景觀,條件復雜,難度可想而知。我們將拆遷剩下的建筑廢料、石塊鋪設在基礎結構層,上鋪挖出的優質原土,在形成起伏跌宕的地形的同時,也使得地形設置系統更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避免了直接鋪設硬質材料在使用后期出現地形結構改變的問題。而且這種處理辦法還能節約很大一筆地形改造成本!毙祠斚嬲f。 工程需要大量堆土,同時溪澗貫穿其中。為此,施工人員建立了精確的平面及標高控制網,分片進行施工。基礎施工階段以先民廣場基礎施工、溪澗結構、堆土、山頂登山道及建筑物構筑物部位灰土地基礎處理為施工控制主線,建立起整個公園的骨架,木結構加工穿插進行。基礎完成后,以山頂建筑、構筑物的施工,溪澗石、廣場登山道鋪裝為控制重點,結合其他施工。收尾階段以入口廣場、店面房廣場為主,著重做好與已建建筑物標高的銜接。施工中,各項環節被合理安排,交叉施工,不同工種人員密切配合,合理作業,為最終形成精美景致奠定了重要基礎,提供了便利。 精選植物營造美景 工程設計力求體現自然古樸韻味,因此所建房屋、構筑物頂部主要鋪設以茅草,所有木結構均進行做舊處理;地面鋪裝大部分采用自然面花崗石,以及體現當地特色的青石板、卵石等。登山道兩旁矗立大型太湖石、黃石,溪澗內鋪設自然的青石。橋梁以防腐木為材料,參考古老的橋體造型進行設計筑造,給人古香古色的感覺。徐魯湘說,最終形成的景觀,看似隨意,但其背后的施工工序非常繁復,對設計、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都是一個考驗。 項目所在地背景環境決定“水”是遺址公園的另一個核心環節!吧揭蛩睿蛏蕉恪5牵娝苤合优c太湖連接,為改善水質,我們想到建立一個溪澗循環水生態過濾修復系統。即通過栽種具有凈化、改善水質的水生植物,鋪設卵石石層過濾網,使梁溪河水在此自然地循環過濾!毙祠斚嬲f,設計人員借鑒傳統水生植物造景手法,根據溪澗地形特點營造獨具當地特色的自然水系景觀。即便都是水生植物景觀,不同區域也各有亮點。如在徑澗內,大量栽種蘆葦、香蒲、水燈草等,而在一寬一窄的大小池塘里,則成片栽種野茭白、睡蓮、水生鳶尾等。 不僅在構造地形和打造水系上投入巨大精力,該項目的植物景觀營造也別具一格。除了大量使用鄉土植物,節約建設養護成本,為了體現“原始”意境,該公司還專門從湖南引進多株大規格苗木——胸徑為80厘米的相思樹、胸徑為60厘米的白蠟、已有150年歷史的大葉女貞。并配置近百個品種的喬灌木,形成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植物景觀。在綠化種植上,各景點周圍采取不同風格的植物布局,在烘托設計主題的同時,力求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圖為精選的水生植物和石材組合成優美自然的河道景觀。 圖為青石板鋪設的園路,寬闊平坦。石板縫隙間青翠的小草讓“原始”韻味更加濃郁。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