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河南洛陽隋唐古城遺址被教學樓和高爾夫球場侵蝕
日期:2008-12-03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田毅 季譚 我要評論()
據洛陽市文物和國土部門官員介紹,10年來侵食隋唐洛陽城遺址保護區的有: 一、大單位:如洛陽師范學院, 1990 年占地為225 畝,2005 年則為 1100 畝。 二、商業區:隋唐洛陽城遺址洛龍路兩邊10年中形成了商業區,已看不到空地。 三、農村居民點:10年來,農村住宅由過去的平房改建為四五層樓房,而深挖地基對遺址造成破壞。 “再造西工區”的威脅 “洛陽市西工區今年60個重點開發項目中,至少有5個建在隋唐洛陽城遺址上,另外47個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一位當地文物專家向記者透露。 據了解,這5個項目包括黃河水泥廠駐洛陽辦事處、老政協地塊、洛玻工程地塊及天力商廈地塊。其開發目標是完成拆遷,其中天力商廈還要求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隋唐洛陽城皇宮遺址在西工區內,該區政府2006年5月提出“工業強區,商貿興區”,要在5年內再造一個新西工,對80%的城區進行改造,使之成為洛陽市中心商貿區,并把西工區主要路段打造成“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600859,股吧)”。 洛陽市西工區一位官員介紹,這些項目按開發規模、進度分三類:一類重點項目13個,要求年底前力爭完成拆遷;二類項目14個,確保年底前開工建設;三類工程項目33個,年底前力爭取得形象性進展。 “年底全部完成工程建設預定目標人員,將據其對區財政貢獻大小獎勵,”該官員說,而相應懲罰是,“對于推進重點工程不力的領導干部,將給予通報批評,并分別對項目責任人給予誡免談話、調離崗位或降職使用。現在全國不都招商引資忙嘛。” 近年來洛陽市政府制定了洛陽大開發戰略,提出“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應發展”方案。 洛龍區新區出讓地塊分布圖顯示,該區出讓地塊面積達上萬畝之多。這塊迅速發展的新區按規劃應避開隋唐遺址,但遺址內工程如國花園、華以高爾夫球場、遺址植物園水上公園工程已將洛龍區新區、老區連為一體。 “我們目的就是擴大洛陽市區,力爭一直向北發展到黃河邊上。”當地規劃部門一官員這樣說。記者了解到,目前進駐洛陽新區建設的全國房地產大型企業已逾10家。 城市擴張背后的資金助力 城市開發背后需要強大的支持力量。 據8月23日《洛陽日報》報道,洛陽市政府近年加快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變步伐,以提高土地收益,而土地儲備貸款也成為當地銀行的新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2003年至今,工行、中行、建行等先后為出讓地塊發放大量土地儲備貸款,余額已達7億余元。據稱,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新區建設。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洛龍新區先后采取政府貼息、土地抵押、合同收購等方式為新區建設籌備資金25億元,收購儲備新增建設用地近 8000 公頃。 “但由于舊城區資金不足,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以貸款為主,有部分土地只能以毛地方式出讓,這影響了土地的市場效應。”洛陽市國土局一份資料這樣說。 而據知情人士分析,由于洛陽重工業城市特點,國有企業擁有大量政府無償劃撥的土地,其土地市場規范更為復雜。洛陽土地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條子地”與“關系地”的無形市場、1996~1997年市場整頓,之后加緊開發等幾個階段。 2004年,有媒體報道說洛陽市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的比例達100%。 記者取得的數據顯示洛陽土地出讓金也和這幾個階段密切相關。1992年到1997年底,洛陽共收取土地出讓金6434萬元,2001年土地收益開始增長,為1.13億元,而2002年快速增長為6.3億元,2004年則為10.7億元。 不過土地出讓金增長的速度仍然趕不上開發速度,于是才有官員向政府建議采取貸款、抵押開發和降低收購成本,以縮短儲備周期。 但另一方面洛陽閑置土地數字不小。據該市國土局2005年調查資料顯示,全市閑置土地31宗66.5056萬平方米;空閑土地24宗31.0868萬平方米;低效使用土地55宗73.28萬平方米。 造成這些閑置的原因是復雜的,不過這些面積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了隋唐洛陽城遺址南部那22平方公里的面積。 隋唐洛陽城遺址背景: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隋唐兩代東都城遺址。1988年,該址被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于洛陽市區及近郊,南望龍門,北依邙山,東逾瀍水,西至澗河,洛水橫貫期間。隋代稱洛陽為東都;之后唐武則天在洛陽執掌朝政長達40余年;該城歷隋、唐、后梁、后唐及北宋,前后500余年。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