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魯中南地區山地村落景觀規劃研究
3.4.1交通及道路規劃在村莊東南西北4個方位設入口標志,南為南天門,設天女散花標志;北為北天門,設巨石刻字標志;東為東天門,設朝陽門小牌坊標志;西為西天門,設夕照亭標志。道路系統根據功能需要劃分為四級路網:一級路寬8m,水泥路面,在村外供過境交通之用,防止貨車等大車進村;二級路寬5m,分3條線貫穿村內村外;三級路寬3m,分4條線路,貫穿本村4個分區;四級路寬1.5~2m,有自然土石路、石板路、條石臺階路3種,分別作為宅前小路、沿河商業街步行道和登山小道。 3.4.2給排水規劃水源引自附近高山水庫,為了確保供水衛生,在水源處增設過濾、清毒設施。為了更好的保證村中心區用水,在保留村北院有水池的基礎上,在東北部另建一高位水池,自2個水池分別向村西、村東供水,同時雙向并管。整個給水系統采用兩個水源,兩套系統,合二為一的樹枝型管網設計。同時為了保證消防用水,在各建筑組群中心均設消防專用供水線及龍頭。水庫沿岸可用水泵提水,也可安裝人力水車、畜力水車及風力水車進行提水,供灌溉使用,也可作為體驗式旅游項目之一。提水也可引流至銀河上游某段,循環下跌,保持水量和流水景觀。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樹枝型自流管道網。污水采取集中管道排放,分三級污水處理措施。其中各戶設專用化糞池及沉淀池,為一級措施。多余污水全部經管道排流,根據地勢高低設自流排水管網系統,分東、中、西三路向下排放。在天街東頭八仙橋北側建地下小型污水處理池,向東排出,為二級措施。經路南側第二污水處理池后向東山溝排出,為三級措施。 3.4.3供電照明規劃以月宮樓為中心進行全村用電分線集中控制。將宅院用電、商業用電及路燈照明用電分線控制,宅院及商業街用電應滿足其多功能要求。對重點建筑、入口標志、橋頭壩頂、雕塑小品等使用地燈、射燈照明設施。 3.4.4通訊設施以月宮樓為中心,將通訊、電話、電視、電腦及廣播網絡集中管理,建微波天線,取消各戶天線鍋的混亂狀態。 3.5綠地規劃 利用原有的植被、水系,充分挖掘現狀自然風光脈絡,設計出點線面結合的綠化體系,形成一個“生態綠化圈——路綠化線——落綠化點”的綠化結構。 生態綠化圈是對村莊周邊山地原有的生態樹種和野生花草進行保護,并進一步加強綠化,種植果樹、經濟樹種、特色觀賞樹種,既體現鄉間野趣,同時又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宅院綠化除在院內種植庭院樹之外,還注重臺地擋土墻和院墻的垂直綠化。根據地形和空間布局,在道路、河道兩邊適當種植行道樹,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綠色廊道,同時也將村外的生態綠化圈與村內各院落中的小塊綠地(點)串聯了起來,使點線面相互滲透,保持綠化空間的連續性。 除此之外,村內禁止大型客貨車通過,自駕車分散到各村戶邊緣及院內,以防止噪音和空氣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圖6)。 3.6環保規劃 3.6.1垃圾、水處理的生態設計沿村內道路每30~50m設小垃圾桶,定時收集。每區片設一對垃圾集中移動箱隨時清除垃圾。并對垃圾實行分類制,無機垃圾在北梁子西北部山背面擇地掩埋,有機垃圾擇地堆肥,作為有機肥源。全村實行水沖衛生廁所,把沖廁水和普通生活廢水分離,分離后的沖廁用水進化糞池、沼氣池發酵產生沼氣,普通生活廢水進入沉淀池,再經兩級小型污水處理池后可用于水景和沖廁水。 3.6.2建立“生態產業系統”對于飼養業,農戶實行牛羊雞兔大分散小集中喂養。大型養雞場已設于村莊西部山洼地帶,村內保持少數養殖,有利增加鄉村民俗情趣,吸引少年兒童接觸體驗,但要求配備專門檢疫、消毒人員和相應措施加以管理。村周圍禁用有殘毒化肥、農藥,實行肥料有機化,防蟲生物化等措施。 3.6.3新型能源的開發利用全村基本向液化氣、電熱、太陽能和沼氣4種能源過渡,各區保留小部分原始柴草燃料作生活體驗。作物秸稈進行化學反應可產生可燃氣體,用于炊事、取暖、發電等。將糞便、廚余垃圾等有機物投入池中發酵后產生可燃沼氣,出料可用于肥料。 4結語 魯中南地區的山地村落大多與王石門村的現狀和特點相似,通過對王石門村的民居、道路交通、服務設施、綠化環保等方面進行規劃改造,可以總結出這類山村的規劃應立足于以農民為核心,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從農村的經濟、土地、產業、生態、能源、地域文脈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研究,并將其逐項落實到村莊的空間布局、農宅設計、交通、服務設施等方面,創造出以鄉村旅游為主,具有獨特山地鄉村景觀。 (于真真 王至誠 張志國 山東農業大學城鄉風景園林研究院)
編輯:xuan88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