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高級搜索 |
北林畢業生作品之游憩區景觀管理研究
2 俞孔堅分析方法的缺陷 以上是俞孔堅的景觀敏感度的評價體系,隨著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蓬勃發展,其以地形為基礎的評價體系是可以在GIS軟件上實現的,但是,其整個理論框架具有若干問題: (1)相對坡度與景觀敏感度的關系 俞孔堅對相對坡度的投影作為景觀敏感度的衡量標準的目的是為了利用地形圖通過測量等高距和等高線間距來實現計算的方便性。但是,在GIS軟件的幫助下,可以完全采用坡度本身來解釋問題,這樣更加方便和可行。 (2)景觀距觀賞者之間的距離、景觀醒目程度和景觀敏感度的關系 雖然一個事物越明顯和離我們越近,便越能引起我們的注意,但這只是在我們的對象確定和背景確定的狀況下才成立,在不同的景觀混雜和不同活動對不同景觀的強調不同的狀況下,這種狀況會使距離的影響變得復雜。不同類型的景區帶給游覽者的是不同類型的景觀,不同類型的景觀給人的視覺體驗和視覺感受明顯不同。游覽者本身也會根據不同的景觀和自身不同的審美需求去選擇不同的觀賞距離。所以,景觀相對觀景者的距離是影響景觀敏感度的一個因素,但是不同景觀以及不同的觀景方式會使距離對景觀敏感度的影響變得不同。這本身不是一個可以輕易測量和確定的因素。 (3)在不同的游憩景區內,觀景者的視線可能不僅與地形有關。 例如在植被茂盛的景區內,植物的高度和密度也對觀景者的視線造成明顯的影響;在一些景區內偶爾隆起的巨石也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視線的遮蔽。而這些因素可能是在地形分析中所不容易被覺察到的。 (4)雖然引入了景觀閾值的概念來進行補充,但總體上看俞孔堅的評價體系對景觀的結構和功能分析不足。 3 S.D.Kennedy的景觀敏感度分析思路 S.D.Kennedy(2004)在他的碩士論文中采用了另外的景觀敏感度的分析思路[36]。由于其分析的問題是景觀敏感度和天氣變化,因此從整體的研究出發點和研究目的來看都和游憩區的管理沒有什么關系,但是其對景觀敏感度分析的相關思路值得借鑒和關注。 (1)采用了層次分析的方法,對衡量景觀敏感度的過程和因素進行分級。對研究區域內影響景觀敏感度的自然地理過程進行了分析,確定土壤的退化為影響景觀變化的主要自然過程。 (2)引入了沙漠化的概念,并借助對沙漠化程度的評價方法來得到影響景觀變化的因素,主要分析了三個過程:景觀對干旱的響應、風蝕對景觀的影響和水蝕對景觀的影響。并對具體的影響因子和權重進行了確定。具體的分級如下: ![]() 總體上看,S.D.Kennedy論述的景觀敏感度的分析方法主要來源于對自然地理過程的分析,具體的分析步驟比俞孔堅的景觀閾值分析更加具有優越性和客觀性,其研究思路可以作為俞孔堅分析方法的補充。 4 結合實際修改的分析體系和方法 紅葉嶺游憩區具有其自身的景觀和環境特點,主要體現在: (1)游憩區面積較小。這樣,在影響景觀的因素上,在大尺度上起作用的氣候、地質等因素可以不用加以考慮。 (2)游憩區地形復雜多樣。整個游覽道路起伏不定,地形的變化是游覽者獲得不同觀賞體驗的重要原因,同樣,坡度變化和植被不良造成的土壤侵蝕也是紅葉嶺游憩區景觀面臨的主要問題。 (3)游憩區以季節性景觀為主體。植被覆蓋狀況,尤其是季節性景觀植被的管理是景觀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4)觀景臺是提供給游客的主要觀景方式。這就決定了可以采用對觀景臺的視域分析來進行景區景觀視覺敏感度的評估。 俞孔堅的以地形分析為主導的方法可以在紅葉嶺地區進行應用,但是,在地形分類參數和在視域分析方面需要對其進行修改。從以上的論述出發可以將紅葉嶺游憩區的景觀敏感度層次分析如下: ![]() 因為不同時節的游憩區的植被覆蓋度不同,由于研究時間段、植被資料和研究手段的限制,決定在操作中暫不考慮植被的分布區域。采取以坡度分析和視域分析為主體的操作方法。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