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杭州塘棲 留住了運河文化的根和魂
塘棲運河廣濟橋 京杭大運河,這條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的運河,開通1300多年來,一直是貫通中國南北方的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水利航運工程技術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并孕育了一座座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書寫過京都的繁華與江南的富庶的京杭大運河也曾有過衰敗的落寞,運河的波濤節拍,應和著杭州悠悠千年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興衰與變遷。 近百年來,由于自然變遷、人為破壞和保護不力,運河一帶的歷史文化遺跡損毀嚴重。若再不加以保護,這條文化長河就有斷流的危險。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堅持保護第一、應保盡保,秉承保存歷史真實性、凸顯風貌完整性、體現生活延續性、凸顯人與自然融合性的原則,做到撿起歷史的碎片,再現京杭大運河歷史長河、文化長河、風情之河的風貌,恢復、保護名城古鎮古跡原貌。 水北半角樓修后 運河之寶 塘棲,曾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 在塘棲鎮的西北,有一座七孔石橋,她勢若長虹,橫臥于運河之上。這就是廣濟橋,建于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是古運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橋,也是大運河上至今保存規模最大的薄墩聯拱石橋,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塘棲人民的驕傲。 1983年夏天,廣濟橋被認定為余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12日,又被省政府認定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塘棲鎮鎮長曹如法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曾說:“對于廣濟橋的保護,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省、市、區、鎮各級領導都非常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歇過。”廣濟橋第一次大規模保護工程,開始于1995年。當時,廣濟橋孔徑小而運輸流量過大,不時有船只撞擊橋墩,古橋安全受到威脅,浙江省政府撥出專項經費130多萬元,對廣濟橋進行了加固、維修,并增設了8個防撞墩。從1997年開始,杭州市政府斥資7400萬元,對運河塘棲段進行改道,歷時兩年,在鎮北新挖河道3.4公里。2004年9月17日,運河廣濟橋段開始封航,過往船只改走新航道,廣濟橋有了一個安寧的生存空間。 水北半角樓修前 乾隆御碑位于廣濟橋北岸的水北街耶穌堂西側,原杭州府水利通判廳遺址內。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二。此碑高3.35米,寬1.4米,厚0.5米,碑身添有碑額,鐫有雙龍搶珠石刻,高1米,寬1.5米,碑身下有碑座,碑座出土高度1.1米,寬1.8米,厚1米。整塊碑地面高度達5.45米,碑正文429字,款10字,碑文四周鐫有云龍紋。 由于過去水北街分屬德清、杭縣兩縣管轄,以此碑為界,碑東為杭縣,碑西為德清縣,加之此碑早被住戶砌入圍墻,只露出頂端一截,未能見其全貌,所以,天長日久,人們一直將此碑認為是兩縣的分界碑。 1985年,塘棲區文化站進行文物普查,工作人員覺得此碑不像界碑,幾次爬上去觀察,認出“欽此”兩字,于是擬文向縣、鎮反映。時值《塘棲鎮志》剛開始編纂,鎮志編纂部門當即實地查考此碑,將碑上之字一個個拓了下來,再查考諸多史籍,歷經數月,終于查實:此碑竟是塊御碑。原來,乾隆十六年(1751)弘歷帝南巡,考查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繳納皇糧情況,查得蘇、皖兩省積欠額巨,而浙省未予拖欠。為表彰浙省,皇帝大筆一揮,免浙省地丁錢糧30萬兩,并將“圣諭”刻石,曉諭官民。 2002年4月,塘棲鎮人民政府出資20余萬元,拆除了御碑旁的房屋,將乾隆御碑專門保護起來,這是塘棲現存的重要古跡,也是京杭大運河歷史文化之寶。 水北街85號以西修后 政府決策 同在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把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列為新世紀十大工程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當時提出:運河綜合保護工程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還河于民、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三大目標,將運河(杭州段)打造成為具有時代特征、杭州特點、運河特色的景觀河、文化河、生態河,成為展示杭州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世紀新地標。 自2003年起,歷時4年,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一期工程完成,再現了以“一館二帶二場三園六埠十五橋”為重點的運河系列景觀。 2004年7月9日,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考察塘棲古鎮保護工作時指出,塘棲的文物古跡是塘棲的根與魂,是區別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所在,一定要全力以赴保護好。隨后,余杭區、塘棲鎮成立了古鎮保護領導小組。 2007年8月29日,浙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對杭州運河綜保二期工程進行調研。王國平強調,要把保護好塘棲古鎮“三條半街”作為運河(市區段)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工程重中之重,力爭用兩年時間把塘棲鎮保護好、整治好。塘棲古鎮保護要借鑒運河(市區段)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經驗,包括允許自保、鼓勵外遷,著力在總結經驗、創新體制、完善規劃、改善民生、統籌協調、籌措資金、深化研究、加強管理八個方面下功夫。 2008年5月21日,浙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國平再到塘棲鎮,對運河(余杭段)綜保工程推進工作進行調研。他指出,塘棲古鎮目前保存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杭州地區各鎮鄉中最厚重的,要按照三大目標的要求,把塘棲古鎮打造成運河申遺的樣板、運河名鎮和國際旅游名鎮的綜合體。 按照政府主導力、市場配置力、企業主體力三力合一的原則,切實加強與市運河綜保委的合作,2007年12月12日,余杭區政府、杭州市運河綜保委、塘棲鎮政府三方簽訂關于京杭運河(余杭段)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協議書,三方共同出資2億元組建杭州余杭運河綜合保護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水北街85號以西修前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