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色彩與現代景觀
1、色彩的定義 從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我們可以看到關于色彩的早期觀點—無論什么東西,是可見的便是色彩,顏色就其本性而言,就是可見的東西。 現代心理物理學對色彩的定義是:可見光波段范圍內的一種能量分布狀態,它可引起色彩感覺的光刺激作用。而在藝術家、文學家、設計師眼中,色彩是表達其藝術情感的一種抽象成分,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是“太陽神頭頂的光環,大自然臉上的紅暈,人類心靈的震栗”(歌德)。 在現代景觀的體驗過程中,空間是由身體的行為而感知的,依附于具象的墻體、植物、地面而存在;而色彩是由視覺而感知的,它既依附于具象的實體,也依賴于光這一抽象的實體而存在,是空間的非物質化和邊緣化,是“視覺表象中最變幻莫測的一個維度”(阿恩海姆)。 2、色彩的視覺屬性與心理知覺 在不同的研究學科范疇里,色彩有不同的含義和量度,心理物理學研究光刺激的客觀表征,色度學研究工業生產領域各種再現色彩的技術,本文則從心理學角度來研究色彩的視覺現象。 2.1 色彩視覺的量度 色彩視覺的三個心理學量度:色相、飽和度和明度,是認識其他色彩心理效應和情感效應的基礎,識別色彩與色差鑒別也同樣建立在這三個基本心理學量度的基礎之上。 (1)色相①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光譜上的各個色譜段(如紅、橙、黃、綠、青、藍、紫)。 (2)飽和度是使我們對有色相屬性的視覺在色彩鮮艷程度上作出評判的視覺屬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鮮艷程度與飽和度成正比,色素濃度越高,顏色越濃艷,飽和度也越高。非彩色系是飽和度等于零的狀態。 (3)明度是使我們可以區分出明暗層次的非彩色系的視覺屬性,這種明暗層次決定于亮度的強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 在此基礎上,按照色彩感覺的心理等距標尺來規范的色空間秩序就是色樣系②。 2.2 色彩的冷暖與重量 色彩除了色相、飽和度和明度這三個屬于它本身的視覺屬性外,還有一些由色彩刺激引起的、非色彩視覺性質的關聯屬性。色彩的冷暖與重量是最普遍的視覺經驗。 長波系列的色相最暖,最具熱感的色是橙紅、紅與偏橙的黃。暖色具有溫馨的情調與可引起興奮的力量,綠、青、藍則是典型的冷感色彩,有使人感到清涼、鎮靜的作用。一般而言,純度高、飽滿的色相能夠引起愉快的情緒反應;純度低、飽和度低的色相顯得呆板、模糊、晦澀,會引起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基于比重及密度的原因,深色給人一種結實、沉重的感覺,淺色則給人以輕盈、浮動的感覺,如天上的云、液體中的泡沫和棉花,都是因色淺而顯得輕。此外,色彩的重量感還與色彩表面的質感有關,表面光潔的色彩顯得輕,表面毛糙的色彩則顯得重。 景觀設計師在設計特定的場所時,可以根據使用人群的特征調配特殊的色彩,通過色彩把一些非視覺性感覺(如喜慶、溫情、平和等)傳達給人們,并使其審美活動得以實現。例如,游樂場、度假區的色彩就和墓地、療養院的色彩有很大差別。 2.3 色彩的聯想性和象征性 色彩可以刺激人們想起與它有關的事物。象征主義的色彩學家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存在另一個“真的”“美的”世界,色彩構成的目的在于暗示“另一個世界”。色彩的象征性有普遍意義,紅色是最強有力的色彩,熱烈沖動,“具有一個成年男子的成熟,其激情總是冷靜地燃燒著”;黃色不僅能夠象征尊貴,而且在傳統上還被用來表示羞恥和屈辱;暗藍色可讓人“沉入包羅萬象的無底的嚴肅之中”;而淡藍色則“具有一種安息的氣氛”(瓦西里·康定斯基);黑色猶如深邃無涯的宇宙空間,包容了高貴、神秘、肅穆、悲傷……景觀設計師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性設計出有場所特征、能引起人們某種感情共鳴的景觀,如紀念碑、紀念廣場等。華裔建筑師林櫻所設計的越戰紀念碑(圖1),在大片草地中切入一道黑色的大理石矮墻,猶如大地上的一道傷痕,使參觀者在沿著斜坡而下之時,望著兩面黑得發光的巖體,就猶如在閱讀一本敘述越南戰爭歷史的書……在這里,代表哀悼的黑色、光滑的巖體表面及在巖體上反映出來的自己的影子,使生者與死者、生者與自己的影像實現了無語的交流。 2.4 色彩的運動性 色彩在知覺心理學上具有運動的特征,古爾德斯坦的視覺實驗和康定斯基的色彩表象分析都表明:波長較長的色彩能引起人們心理學上擴張性的反應;相反的,波長較短的色彩則會引起人們心理學上收縮性的反應。阿恩海姆在《藝術視知覺》一書中曾舉例說:“一個黃色的圓圈會顯示出一種從中心向外部的擴張運動,這種運動明顯地向著觀看者的位置靠近;而一個藍色的圓圈則會造成一種向心運動,其運動方向是背離觀看者的。”設計師據此可以應用色彩的變化來營造空間環境,從而達到空間收放等藝術效果,在有限的具象中創造出無限的虛像。理查德·哈格(Richard Haag)在華盛頓布洛德保護地中設計了一個倒影園,高大挺拔的雪松和規則的綠籬(紫杉)圍合著狹長的矩形水池(圖2)。在冬日飄雪時,墨綠色中的一道銀色純凈深邃,“似乎一直延伸向前方,如同通往天堂的電梯”(哈格)。 3、現代景觀中的色彩解析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格列高里認為:“色知覺對于人類有重要的意義——它是視覺審美的核心,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設計師自覺或不自覺地應用著色彩的文化與心理知覺原理,捕捉有色彩的客觀物體對視覺心理造成的印象,并將對象的色彩從它們被限定的狀態中釋放出來,使之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現力,再賦以其象征性的結構而成為有生命力的景觀元素。 3.1 場所文化的提煉與表達 根據法國色彩學家朗科洛關于色彩地理學的分析,地域和色彩是具有一定聯系的,不同的地理環境有著不同的色彩表現。設計師只有深入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體驗當地的生活,才能領會場所的精神,提煉出場所的“色彩”,并將這種色彩應用到景觀設計中來。從大的范圍來講,這種色彩可以是一種民族的色彩、區域的色彩。本文以路易斯·巴拉甘和安藤忠雄兩位建筑師各自對色彩的應用為例,分析這種情況。 墨西哥著名的景觀建筑師巴拉甘出生在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的鄉村,從小在父親的農場里長大。他作品中的美來自于對生活的熱愛與體驗,來自于童年時在墨西哥鄉村這個接近自然的環境中成長的夢想,以及心靈深處對土著文化之美的追求與向往。對各種色彩濃烈墻體的運用是巴拉甘設計中鮮明的個人特色,后來也成為了墨西哥建筑的重要設計元素。墻體的色彩取自于墨西哥的傳統色彩尤其是民居中的絢爛的色彩:有著紅色陶瓦屋頂和白色墻體的房子,用石灰水刷白的圍墻,果園與明亮的天井,色彩豐富的街道。墻體采用墨西哥市場上到處可見的鄉土染料(用花粉和蝸牛殼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會褪色)而不是現代涂料進行著色。在巴拉甘的設計中,我們還常能看到粉紅色的墻,且墻邊上常有一叢繁盛的同樣顏色的花木。這些粉紅色的花是墨西哥的國花,墻的顏色就取自于這些花的顏色。 作為建筑師的安藤沒有接受過學院的教育,他所有的理念都來自于對自己生長、生活環境的感知,所以他所設計的建筑(包含了景觀的成分),具有濃郁的日本文化氣息和民族特征。他繼承了日本傳統枯山水庭院的純粹性,用灰色的混凝土墻面制造出了均質的表面。在這種表面所圍合的空間中,光影成為了組織空間的重要元素—變幻莫測的光影從庭院投入室內、地下,產生出幽靜的美。安藤通過運用這種非彩色系的色彩營造出了一種日本特有的禪宗意境。 墨西哥人熱愛陽光,感情熱力奔放;大和民族含蓄內斂。這兩種不同的文化通過巴拉甘和安藤各自對色彩的應用得以充分表達。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