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鮮花資本商業模式研究
日期:2008-08-20 來源:《新財富》 作者:毛學麟 我要評論()
花草樹木是為人忽略的大生意 中國園林網8月20日消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花卉產業鏈正發生深刻的變化:老牌花卉強國荷蘭緊緊抓住新品種研發和花卉拍賣交易兩個制高點,牢牢掌控全球花卉產業鏈的主導權;肯尼亞、埃塞俄比亞、中國云南等亞非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因為環境條件優越、人力成本低廉,逐漸成為全球性的花卉種植中心,但由于處在產業鏈低端,僅獲得非常有限的種植收入。中國云南2008年上半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35.5億枝,但云南玫瑰出口價格最高僅為8毛錢,出口到香港市場之后的零售價格可達20港元,價差高達25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云南的花卉公司研發不足,多為引進國際二、三流花卉品種,缺乏足夠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另一方面,在消費市場還沒有形成品牌,大部分利潤被終端渠道瓜分。因此,中國的部分花卉公司開始嘗試加大新品種研發和品牌建設的投入,力圖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并由此掌握一定的定價權。云南麗都花卉公司是其中的一家。 與花卉產業緊密相關的園林景觀是一個相對本土化的產業。本土的園林公司還是市場主流,但是,隨著外資景觀設計公司涌入中國,價值鏈高端的園林景觀設計環節逐漸被外資公司占取,而中國本土公司僅僅扮演苗木供應商的低端角色。在未來5中國年財政對園林綠化行業投入將達2200億元的背景下,中國的園林公司想要抓住關鍵性的發展機會,要么在苗木供應上提升研發能力,要么在景觀設計上具備國際一流的專業能力,并由此占據產業價值鏈高端。東方園林正在摸索的運作模式,也許對行業內公司有一定的參照意義。 花卉產業鏈全球化布局 全球花卉產業鏈正在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將重寫利益格局。中國、肯尼亞等發展中國家,由于氣候、地理等方面的自然環境優勢和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逐漸成為全球花卉種植中心;全球花卉老大荷蘭在新品種研發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其兩家最大的花卉拍賣中心的合并,進一步鞏固了荷蘭全球花卉交易中心的地位;在終端消費市場美國等國家和地區,IT技術、互聯網對花卉銷售業務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渠道和物流則成為市場整合的關鍵點。 麗都花卉研發拉動外包 麗都花卉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將花卉種植進行標準化并外包給普通花農,以花卉研發優勢撬動整合花農的種植資源。同時,傭金制使得利益分成相對清晰,并進而使得公司和花農形成了產業鏈上兩個互相依賴的環節,成為一個較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但是,麗都的進一步擴張正面臨管理技術、消費市場品牌建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等多種條件的限制,而外資的加入和其他競爭對手的跟進,正在挑戰麗都現有的技術門檻優勢,如何持續保持這一優勢,并迅速擴大規模、提升盈利能力,是麗都目前面臨的難題。 東方園林全產業鏈服務模式 中國園林行業的龍頭公司正通過加強研發投入,并借助創新商業模式向產業價值鏈的上游發展,東方園林是其中一個范本。東方園林以設計拉動產業鏈,構建一體化園林服務商業模式,成為國內承接千萬元以上項目最多的園林公司。 但是,中國園林行業的發展,除了需要提高研發水平、創新商業模式,資本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資本不僅能為公司的內生成長提供支持,而且引導行業的并購整合,其中,綠大地(31.63,0.43,1.38%,吧)已經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并借助IPO募集資金向專業苗木供應商的方向發展。多達14000家、最大82家園林公司的跨省市收入僅占總收入17%的事實,暗示了中國園林市場的整合潛力巨大,也從側面展示資本在其中縱橫捭闔的空間。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研究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