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深圳公園用深圳速度打造“公園之城”
日期:2008-12-02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 我要評論()
風景優美的筆架山公園吸引了人們前來游玩、鍛煉
環境優美的下沙社區公園成為居民休閑健身的場所 雨中洪湖公園的滿池荷花與彩虹橋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國家重點公園是指具有重要影響和較高價值,且在全國有典型性、示范性或代表性的公園。必須符合下列標準之一:園林歷史悠久,代表一定時代的優秀園林作品,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利用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因地制宜建造公園,展現中國風景園林的設計藝術,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公園的人文景觀與中國的歷史文化、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等相聯系,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在瀕危動植物研究和保護、科普教育、生物多樣性宣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護價值;公園內歷史遺存、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地質獨特,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按照有關要求,對于被批準的國家重點公園,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編制保護利用規劃,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對其獨特的自然景觀或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價值的人文景觀制定有效的保護措施。同時,依照有關國家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國家重點公園的功能,不得侵占國家重點公園的用地,不得擅自改變國家重點公園的用地性質,不得出讓、變相買賣國家重點公園的資源,不得進行經營性開發和上市。 據市城管局統計顯示,深圳去年底已建成各類大小公園440多個,總面積達38000公頃。今年截至目前,統計數量已達570多個,人均面積和數量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攤開深圳地圖,這些大小不一的公園,如一幅幅豐富多彩的“城市插圖”,成為深圳這座動感綠都一張絢麗的“名片”。 以“深圳速度”營造“公園之城” 20多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深圳建成最干凈、最優美、最舒適現代化文明城市作為戰略目標,努力建設最優美的人居環境。深圳借鑒新加坡等先進城市經驗,3次修編和調整了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明確公園作為生態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地面積要大幅增加,增加了建設鄉村公園和郊野公園及沿海公共海灘等規劃,構建市、區、社區三級公園體系,與城市生態綠地系統結合成完善網絡,形成城市空間的綠化走廊和城市肺葉,讓城市更接近自然,讓百姓有更多寬敞的生活空間,讓深圳成為名符其實的“公園之城”。 從1983年起,深圳根據這些規劃,先后籌建了人民、洪湖、兒童、荔枝、仙湖等公園,市民沒有公園游玩的局面被打破。1990年起,深圳把綠地和公園連續3年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市城管局作為政府園林主管部門積極部署落實,相繼建成筆架山、皇崗、翠竹、蓮花山、中心等公園,這些建設奠定了深圳公園的基本格局。到2001年,深圳公園達到110多個,面積為3200多公頃。 2002年,深圳公園建設的“拐點”之年,這一年是深圳第一個公園建設年。到這年底,深圳公園數量躍升到149個,面積4600公頃,數量和面積增幅,創歷史新高。到2004年,深圳公園數已達218個,面積13000多公頃。在取得初戰告捷之后,深圳再接再厲,將2005年作為深圳第二個公園建設年,這是深圳公園建設歷史的第二個拐點。這年底,深圳公園數量達到303個,面積達到15700多公頃。2007年,深圳公園建再次提速。這年,深圳市政府把建設100個社區公園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在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市城管局積極發揮指導、監督、協調作用,積極調動基層大力開展社區公園建設。到年底,100個社區公園建設超額完成,深圳公園數量和面積的增幅再創新高。 從2002年起,深圳公園數量和面積取得了驚人的進步。在寸土寸金的情況下,深圳全方位、多層次營造“公園之城市”,體現“深圳速度”。 市城管局局長吳子俊表示,按深圳“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深圳將新建各類公園300個,其中郊野公園13個,市政公園約25個,社區公園250個以上,使全市公園達到500個以上,成為“公園之城”。那時,全市森林覆蓋率保持在48%以上,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4.5萬公頃。到2020年,我市人均公共綠地18平方米,綠地率50%,綠化覆蓋率55%。大量的社區公園、路邊帶狀公園與市政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連成一體,屆時展現在市民面前的將是更多人情味和親切感,更接近詩意安居理想的“公園之城”。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