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城市風采 → 國家園林城市(城區) ![]() |
|
國家園林城市系列之:翼東明珠 魅力遷安
日期:2008-11-10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 我要評論()
啟示之二: 營造高漲的創建熱情見證“眾人拾柴火焰高”
遷安市創園的經驗表明:千難萬難,領導重視了就不難。從遷安市委、市政府到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都把營造濃厚的創園氛圍放在重要位置。 遷安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總指揮長的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指揮部,下設創園工作辦公室。范紹慧同志任市委書記后,十分重視創園工作。把建設特色中等城市,定位為建設山水特色的園林城市,突出了園林綠化的重要性。2008年,在全市拆違拆遷活動工作中,范紹慧同志做出明確指示,除特殊地段外,一律搞園林綠化,要千方百計提升城市綠量,要科學合理擺布綠量。明珠街街頭綠地,就是拆遷之后硬擠出來的綠地,象這樣的綠地在遷安有數十塊之多。這種做法,使遷安綠量在短期內得到了迅速提升。 根據工作需要,遷安市成立了園林綠化管理局。同時,下發了《關于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決定》等多個規范性文件,全市上下形成了“全黨動員、全民參與”的氛圍。 按照“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宣傳載體,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社會力量”的創園思路,每年召開全市創園動員大會,引導全市人民深刻認識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是改善生態環境、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客觀需要,是優化全市經濟發展環境的重要內容。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導下,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的熱情空前高漲,分別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開展綠化工作,成為遷安市園林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為充分調動廣大市民參與的積極性,遷安市在全市大力推廣了綠地認建認養活動,在全市各個居民小區和大小公園,都有市民認建認養的綠地。占地200余畝、投資1.6億元的燕鑫公益園,完全由該市私營企業自建自養的公園,建成后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可謂遷安認建認養的典范。 ![]() 啟示之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將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比作邁入一座殿堂,那么,遷安市邁入這座殿堂的足跡,每一步都是堅實的。走進遷安,就會發現這里的基礎設施非常完善。按照投資多元化的思路,遷安市先后投入30多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道路長度達到103公里,總面積達到229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達到11.28平方米。其中,投資2.19億元實施了全長9公里的灤河特大橋及引線工程,形成了“一橋連東西、一湖貫南北、橋在湖上、湖在城中、山清水秀、碧波蕩漾、綠樹成蔭”的美麗景觀。投資1.13億元建設了日處理污水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工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4.35%;投資6240萬元實施了第二水廠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5萬噸,城市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100%;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100%;投資7億多元,實施了市區集中供熱工程,供熱總面積突破540萬平方米;大力完善環衛基礎設施,新建了第二垃圾填埋場,實現市區無裸露垃圾,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道路機械清掃率達到35.8%,每萬人擁有公廁4.1座。積極發展城市公交,每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10.15標臺,公交車出行率達到16%。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城市大氣污染指數小于100的天數達到307天。投資1億多元完成了20公里的電力彩虹橋和城市主干道、重點部位亮化,城市主次干道亮化率達到100%,在市區主要建筑物上加設了霓虹燈、投光燈、輪廓燈、彩色裝飾燈、地埋燈、小型照明燈、射燈,在街道兩側行道樹上加安了彩燈,使遷安夜景更加美麗。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