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城市風采 → 國家園林城市(城區) ![]() |
|
國家園林城市系列之:翼東明珠 魅力遷安
日期:2008-11-10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 我要評論()
![]() 啟示之四:注重創園過程中的“木桶效應”
一塊最低的木板,限定了整個木桶的盛水量。一項工作的水準不高,就會影響到整體的創建水平。因此,立體化、全方位的創建格局是遷安市取得創園成功的根本法寶。 幾年來,遷安市始終圍繞國家園林城市目標,突出生態防護功能,營造集中連片的生態風景林帶,以街道綠化、小區綠化、庭院綠化和大環境綠化為重點,在全面提高人均綠地面積、改善空氣質量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到2007年底,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2.10%%、37.05%%和12.02平方米。 完善城市生態體系。為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市”特色,在市區周圍沙坎地區加強防護林建設,共同營造網絡密集、防治風沙煙塵等污染的綠色屏障,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風格協調統一的生態型林帶。一是建設了灤河大壩綠化景觀防護帶、祺光大街綠化帶、平青大公路兩側綠化帶和沙地環城綠化帶。到2007年底,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備、景色宜人、管理規范的城鄉一體化防護體系。二是投資22億元實施了灤河遷安市段生態防洪工程及續建工程,形成了670公頃的黃臺湖水面,與黃臺山公園一起形成了碧水環繞、水景相連、山水相映、特色鮮明的市區水環境,也成為展現遷安山水城市特色的亮點。 營造綠色宜居家園。廣泛開展了“十萬株綠樹進社區”活動,在舊區改造和新區開發時,嚴格按照規定標準留足綠化用地,規定新建居住小區綠地必須與城市公共綠地建設相結合,形成開放式的綠地、游園,實現資源共享,增加城市綠量。近兩年,市區先后建設了帝景豪庭、頤秀園、金水豪庭、明珠駿景、首鋼生活區等一批舒適宜人的現代居住社區。 創建特色綠色街道。按照“林蔭化、園林化、景觀化”要求,加大街道綠化力度。到2007年底,已建有園林式街道20條。建成了鋼城東路、惠泉大街等省級園林式街道,形成了花園街垂柳一條街、興安大街國槐一條街、永順街白蠟一條街、燕山路法桐一條街、惠泉大街銀杏一條街等特色街道。在城市主要出入口等重要部位實施高標準綠化工程,形成了景石、鮮花、綠樹層次分明的微地形景觀。 建設多彩庭院。通過透景,把單位內部庭院綠化的美展示出來,與外部街道綠化有機銜接。幾年來,大力實施“拆墻透綠、退硬還綠、見縫插綠、垂直造綠”,92家單位全部落實了“門前三包”及院內綠化改造任務。 突出抓好公園綠地建設,人民廣場集綠化、休閑、健身、娛樂于一體,融亭臺、雕塑、花木于一園;黃臺山公園與黃臺湖和諧構成了市區西部獨特的綠色景觀;市政廣場,自然舒展的微地型綠化和脈動水流相互映襯;黃臺湖帶狀公園,以湖生景,彰顯出自然美與建筑美的完美結合。新增了櫻花園、丁香園等數十塊街頭綠地,形成了功能完善、以綠為主、花團組合、多景點綴的藝術風格。 堅持依法治綠。堅持規劃建綠、依法治綠、科學護綠,推行了“綠色圖章”制度和綠化一票否決權,依法查處踏綠占綠毀綠行為。不斷完善管護標準,將市區廣場、公園、游園和綠地納入統一管理。
![]()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