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可愛的家庭觀賞南瓜。
辣椒成為家中盆景。
家庭觀賞南瓜。 藝術盆栽觀賞南瓜 無土培植的哈密瓜、變換顏色的觀賞辣椒走進深圳家庭深圳農業部門計劃籌建“農業科普公園” 本報深圳訊(記者劉啟達、廖嘉明通訊員陳紅娜攝影報道)在深圳剛剛結束的“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深圳市農林漁業局下屬農作物良種引進中心不僅擬訂了全球選才計劃,同時還展示了該中心在開發深圳都市農業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家庭農業的理念激起參觀者的極大興趣,原來只能生長在田間地頭的農作物開始走進深圳市民家庭。 深圳農科專家昨日指出,如何讓囿于都市的孩子親近農業是中國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一個新課題,未來中國城市將與深圳一樣都將面臨都市農業探索之路,傳統農業的功能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必然要有所擴展。 農作物走進尋常百姓家 記者在良種引進中心的試驗場看到一大批形體各異的農作物:像鬼臉的觀賞南瓜、像櫻桃大小的觀賞番茄、像手榴彈的龍鳳瓢,一季白、紫、紅三色變換的觀賞辣椒…… 據農藝師介紹,經過農科專家的改良,這些品種都是可以進入都市家庭的農作物,目前該中心培育成熟的適合進入家庭的品種有30種左右。像鬼臉南瓜、櫻桃番茄、變色辣椒其種植和傳統種植差不多,但經過改良它們發生了一些屬性變化,在保證能食用的前提下變得更具觀賞性、儲存時間變長、對陽光要求有所降低等,南瓜老熟果甚至最長保存兩年,可擺放在室內觀賞及在庭院中吊掛觀賞。 據悉,無土培植的哈密瓜種植只需要一些椰子殼,在家庭陽臺角落每平方米種3~4棵,哈密瓜最終能長到3~4公斤,味道和市面上出售的一模一樣,還特別耐儲藏。 都市孩子走近農業 記者昨日在深圳龍崗“星光之約”小區見到章先生家中的觀賞辣椒,章先生說這種辣椒形態與傳統辣椒有所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顏色也有不同,白、紫、紅三色變換,但種植方法與傳統辣椒卻是一樣的,可以種在陽臺上,稍做修飾還能做成盆景,辣椒成熟后也可以炒來吃。 章先生的兒子12歲,半年前,一名同學問他青菜是哪里來的,他說是農民伯伯在農貿市場里養出來的,鬧了個笑話。因此,章先生想讓孩子對作物種植有個大體了解。 章先生稱明年還想種點觀賞南瓜和哈密瓜,好讓孩子有一些收獲后的成就感。 擬籌建“農業科普公園” 深圳市種子同業商會秘書長、高級農藝師馬海峰透露,目前深圳農業部門計劃籌建“農業科普公園”,讓各種農作物在公園集中,讓孩子們對農業各個環節有個集中了解。 對此,他個人還建議深圳推動籌建“水稻公園”,目前深圳各個公園都種草種樹,沒有一個是以農作物為觀賞點的公園,而日本東京在土地高度緊缺的情況下卻還建有“水稻公園”,孩子們可以在田里種水稻、看收割,讓都市孩子不會遠離農業。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