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童明康在大遺址保護工作會的總結講話
童明康在大遺址保護工作會暨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儀式上的總結講話 這次“大遺址保護工作會暨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儀式”,是在2005年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正式啟動大遺址保護工程以來,從國家層面組織各省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的工作會議。會議又適逢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關鍵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戰略意義和全局意義。這次會議得到了各省文物部門和相關單位、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共有來自31個省、35家單位的代表近百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順利完成了各項議題,達到了預期效果,即將圓滿結束。 會上,單霽翔同志代表國家文物局做了工作報告,系統回顧了我國大遺址保護工作的發展歷程,特別是近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全面闡釋了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理念,指出當前我國大遺址保護,特別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要求我們在今后工作中要處理好大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關系,大遺址保護與遺址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考古和規劃先行的原則、堅持尊重科學的原則、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則。報告主旨明確、立意深遠、總攬全局、高瞻遠矚,具有很強的理論性、針對性、實踐性,對今后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希望各位代表能夠結合學習李長春同志在文化遺產日期間發表的重要文章,認真領會單霽翔同志報告的精髓,在工作中切實貫徹落實。此外,我們為榮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12家單位授牌,并組織與會代表分組討論了單霽翔同志的報告和“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的相關內容。剛才,各組代表也作了發言,大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加強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并對如何促進事業發展提出了寶貴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大家的意見,統籌做好相關工作,保證各項任務扎實推進。 下面,我就落實單霽翔同志報告精神,在“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我國大遺址保護工作談幾點意見: 一、系統總結,深入調研,做好“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今年是規劃之年,科學編制“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大遺址保護工作在短短六年間能夠得到這么快速的發展,首先得益于考古和研究工作幾十年的深厚積累。此外,《國家文物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十一五”大遺址保護規劃》的科學指導,也對促進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確保“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的高質量和高水平,將直接決定今后大遺址保護工作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具有影響全局的重要意義。 各省文物部門要認清形勢、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進一步統一思想,從弘揚中華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高度,從促進事業健康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十二五”大遺址保護規劃編制的重要性,抓緊部署,加強指導,確保相關工作順利開展;要系統梳理“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工作成果,科學評估大遺址保護現狀,研究保護理念、技術方法、管理模式等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要做好前期調研,深入基層,全面掌握當前大遺址保護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情況,了解地方的實際需求;要結合國家“十二五”大遺址保護工作的總體布局,科學制訂本地區“十二五”大遺址保護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將大遺址保護規劃納入本地區“十二五”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規劃和地區經濟發展規劃中,凝練一批具有重要示范意義的保護和展示項目,確保大遺址保護工作的后勁和可持續性,不斷提升大遺址保護工作水平。 二、整合力量,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大遺址保護水平 單霽翔同志報告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做好大遺址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要求我們處理好兩個關系,堅持三個原則。為了促進大遺址保護更好地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與城鄉建設相結合、與改善環境相結合,充分發揮大遺址保護改善民生的積極作用,我們要著力做好幾方面工作: 第一,加強管理體系建設。在系統總結、科學調研的基礎上,抓緊制定大遺址保護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標準,以及地方性規章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和制度框架,加強大遺址保護工程實施、監理、檢查、驗收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國家文物局將嘗試大遺址保護工程的審批方式和審批程序改革,不斷完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和評定程序,在“十二五”期間使大遺址保護的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進一步加強與發改委、財政、旅游、測繪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合作,積極推動與地方人民政府共建大遺址片區模式,并探索建立大遺址保護特區的可行性,豐富大遺址保護管理模式;推動地方建立大遺址保護專門機構,加強各單位能力建設,加大管理人員培訓力度,不斷充實大遺址保護的專業人才隊伍。 第二,整合各方力量。大遺址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從政府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繼續加強國家的主導作用,對重要大遺址保護項目集中強投入,把握大遺址保護工作前進的方向;積極調動地方政府的主動性,在經費、人員、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將大遺址保護與城市規劃、環境整治、產業結構調整等進行有效結合,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加強部門間合作、行業間合作,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發揮各方面專家作用,利用大遺址保護這個開放的平臺吸納各方面社會力量,充分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專業優勢,形成合力,不斷為大遺址保護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第三,推動大遺址保護創新。進一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符合現階段大遺址保護工作需要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同時要加強管理體制創新、保護模式創新、保護技術創新、展示手段創新。我們要鼓勵創新,要用寬容、和諧的態度對待創新,不打棍子、不扣帽子,真正將鼓勵創新落到實處。我們在創新過程中,要堅持真實性、完整性、可逆性等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和理念,尊重文物保護工作多年來積累下來的成功經驗;要推動國內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外已有經驗、成果,立足于我國大遺址保護工作的實際需要,深入研究大遺址展示示范園區、大遺址保護特區、遺址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等保護利用模式,為建立完善大遺址保護管理體制,探索大遺址合理利用的多種途徑提供科學參考;加快土遺址保護方面的科技研發與應用,加強展示技術的不斷創新,通過現代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大遺址保護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高質量、高水平。 三、統一認識,加強管理,大力推進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 “十二五”期間,我們又將籌備構建五片、四線、一圈的大遺址保護新格局,推動大遺址保護工作向縱深開展。考古遺址公園作為大遺址保護、利用的一個有效途徑,也必將繼續發揮其示范意義和帶動作用。“十二五”期間,我們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學習,深刻領會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李長春同志《保護發展文化遺產,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文章精神,明確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理論促進實踐,以實踐檢驗理論,推進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進入一個發展的新階段。 各省文物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動員作用,指導和引導地方政府結合主體功能區建設,調動政府各部門的力量,科學開展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切忌一刀切、一哄而上;進一步嚴格方案立項、工程檢查、項目驗收、經費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管理,確保各項建設工程的合法合規;加強相關考古、測繪和規劃編制等基礎工作,并在建設前為考古工作預留足夠時間,為相關保護、建設方案的編制提供科學依據;加強管理機構建設和專業人員培訓,理順管理體制,不斷提高考古遺址公園管理水平。 各大遺址和考古遺址公園管理單位要牢固樹立法制意識、保護意識、服務意識,進一步加強交流、加強學習、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實踐、不斷創新,尋找適合考古遺址公園自身特點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經評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單位要嚴格按照規劃和方案要求,有序進行相關考古、保護和建設工作;在日常運營中體現人性化和公益化,設置民眾喜聞樂見的展示項目,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發揮考古遺址公園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已經立項的單位要按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及其評定細則和評分標準的相關要求,充分聽取專家意見,抓緊實施相關整改措施,依法報批建設項目,在條件符合后申請評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各考古、保護、規劃等相關科研單位要自覺擔負起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積極參與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為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同時,結合工作需要,設置具有較強針對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課題,著力解決影響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拓寬學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促進學科自身的健康發展。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將是我國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重要時期。希望各省文物部門和有關單位能夠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拓創新,認真貫徹此次會議精神,積極落實、推動各項工作,形成國家主導、部門協作、地方支持、民眾參與的大遺址保護模式,保證考古遺址公園建一個,成一個;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為妥善解決城市發展與大遺址保護之間的沖突、更好地實現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民眾、全面實現“十二五”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編輯:anna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