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城市 ![]() |
|
新疆阿克蘇市建設西部秀美生態城市
日期:2008-06-1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我要評論()
10年前,遙感衛星在拍攝地球地貌圖片時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景象: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竟然出現了一抹綠色,原來是新疆阿克蘇市人民歷時20個春秋艱苦奮斗,在一片土壤貧瘠、鹽堿肆虐、植物稀疏的亙古荒原上建造起的綠色奇跡————柯柯牙綠化工程。這也是目前在西北地區惟一能在衛星圖片看到的人造景觀。 作為沙漠邊緣的綠洲,取得上述成績已令人嘆服,但阿克蘇人并不滿足。為倡導“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打造人居最佳環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05年底,阿克蘇市全面啟動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阿克蘇市委書記牛學興說:“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城市森林建設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推進阿克蘇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 由此,阿克蘇市結合實際,提出了要把城市建設成“水韻之城、國家森林城市”的奮斗目標,明確了城市森林建設堅持城鄉統籌、生態優先、崇尚自然和林水相依、鄉土植物為主的原則,努力做到城市、森林、園林“三者融合”;城區、近郊、遠郊“三位一體”;水網、路網、林網“三網合一”;喬木、灌木、地被植物“三頭并舉”;生態林、產業林和城市景觀林“三林共建”;努力建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最佳人居環境。 3年來,全市“創森”工作有序推進,城市森林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目前,城市森林覆蓋率已達40.3%,建成區綠地率達37.6%,綠化覆蓋率達39.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2平方米。 “水韻之城、森林之城”是阿克蘇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特色所在。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阿克蘇市建設森林城市必須找尋自己的發展道路并付出更多的努力。 阿克蘇市周邊沙漠戈壁遍布,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在這里建設森林城市,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成為第一要務。城市綠洲時刻面臨著穩定和安全的問題。因此,阿克蘇城市森林建設的布局走出了與其它地區不同的發展路徑,采取的是由內向外的發展方向。結合水系的延伸,道路的布局向外拓展,不斷擴大綠洲面積,努力將阿克蘇市建設成為西部極具吸引力的宜居城市。 阿克蘇市內有阿克蘇河、多浪河、塔里木河三大水系,年地表水徑流量7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達10多億立方米,水資源較為豐富。而該市的年降雨量只有74.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869.5毫米,這決定阿克蘇市的綠洲建設不能“靠天吃飯”。 阿克蘇市突出重要河流多浪河、阿克蘇河對城市建設的推動作用。一方面以水建綠、以水養綠。另一方面也強化水體營造對城市景觀的點睛作用。因此,該市提出了構建“六縱四橫十一湖”的城市水網建設格局。 通過規劃建設,生態林、產業林和城市景觀林“三林共建”,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并舉,發揮著景觀游憩功能、生態防護功能、經濟生產功能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的保障功能。 城內逐步建成了280公頃30多處供市民休閑的公共綠地和城市公園,為城市居民提供戶外活動場所,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發揮著城市景觀的游憩功能;城市外圍先后實施了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庫克瓦什治沙綠化工程;綠洲生態林保護工程和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發揮了生態防護功能,確保了綠洲生態生產安全和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并充分利用豐富的光熱資源,在城郊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讓60多萬畝果林環抱城市,發揮了經濟生產功能,通過景觀建設多樣化、生態系統多樣化、物種多樣化以及古樹名木保護等,發揮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保障功能。 “十五”以來,該市不斷加大對城市綠化和森林建設的投入力度,共投入建設資金超過了15億元,形成了綠洲林網覆蓋、產業興旺,城郊林海莽莽、瓜果飄香,市區綠地均勻、林水相依的自然和諧的森林生態景觀。 阿克蘇市作為綠洲型城市,生態系統存在較高的風險,有限的空間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使綠洲和荒漠之間處于互相的轉化過程中。為保衛這個城市,阿克蘇市先后實施了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庫克瓦什治沙綠化工程、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沙漠節水灌溉工程等多項工程,使森林環抱新型綠洲,構筑生態安全、綠洲穩定的生態格局。 舉世矚目的柯柯牙荒漠綠化防護林工程,是在萬古荒垣上神話般編織出的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兩公里,集生態林、經濟林于一體的“綠色長城”,從東、北、南三面將阿克蘇市環繞起來,成為蔚為壯觀的城郊森林和令世人驚嘆的“大漠綠屏”。這是阿克蘇各族軍民從1986年至2007年的22年間共計80萬人次參與的三期造林工程大會戰取得的戰果。建設23年來,累計造林7.5萬畝,栽植各類樹木857.2萬株,被聯合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500佳境”之一。 1992年,阿克蘇市又實施了庫克瓦什治沙綠化工程,與阿克蘇市東郊的柯柯牙荒漠綠化工程相連接,形成了環繞城市北、東、南郊完整的防護林體系。庫克瓦什治沙綠化工程規劃總面積6萬畝,現已完成了兩期造林工程2.5萬畝。2006年,柯柯牙防護林工程第四期和庫克瓦什防護林工程第三期開始建設。如今,這兩大人工防護林綠色工程,已逐漸成為一道有效阻擋黃沙的綠色森林生態長廊,顯著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和氣候,也帶動了城區綠化美化步伐。 阿克蘇市又是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重點縣(市)之一,自1978年“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實施以來,帶動了全市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全市受防護林保護的綠洲農田面積從1978年的14.5萬畝擴大到現在的80萬畝,農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森林植被的增加,生態環境的改善,極大地提高了綠洲的社會經濟承載力,風沙嚴重的各鄉鎮場糧食增產12%左右,棉花增產24%左右。 作為沙漠邊緣城市,沙漠節水灌溉工程在城市森林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該市先后實施了農業節水高效工程技術模式、純井灌區生態農業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模式、引河渠井結合灌區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模式等。城區主要采用地下水,通過管道以噴灌、滴灌等方式進行灌溉,城郊的防護林、經濟林等多采用取地下水通過管道以滴灌方式進行灌溉,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了水資源。 從可持續發展和綠洲穩定出發,讓森林環抱城市,建設人與森林和諧共存、協調發展格局,是阿克蘇建設森林城市的一個重要選擇。 阿克蘇市綠委辦主任說:“阿克蘇市的街道綠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個世紀80年代這里只有單一的楊樹,到了90年代初期遍及街道的也只是增加了法桐。近年來,阿克蘇市積極開展優良樹木品種、花卉品種的引進工作,并將成功引進的30多種植物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呈現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城市森林生態景觀。”如今,全市街道綠化發展迅猛,道路綠化普及率已達100%,市區干道綠化帶面積已占到道路用地面積的25%以上。 為把阿克蘇市打造成為特色鮮明、景色秀麗的森林城市,該市不僅重視街道綠化,更重視通過規劃建綠,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他們先后聘請了上海同濟大學完成了對《阿克蘇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和《阿克蘇市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阿克蘇市城市景觀水系規劃設計》的編制工作,把城市森林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實施。截至目前,已建成多浪公園、西廣場、世紀廣場、胡楊公園、兒童公園、民主路游園、解放路游園、齊曼扎休閑園、博茲坦風情園等公園綠地230.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9.2平方米。 阿克蘇市的公園建設以突出植物景觀為重點,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樹種配置上,除了選用本地區長勢良好且景觀效果好的鄉土樹種外,還選擇了51種引進成功的部分優良樹種,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觀效果。同時配植新疆楊、沙棗、垂柳、沙棘等抗旱抗風沙的植物來體現新疆的地方特色。 近幾年來,阿克蘇市還充分利用周邊果園基礎,大力開發休閑園,這些休閑園著力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在果園的基礎上配植風景樹、草花、草坪,建設了亭、廊、蒙古包、休閑桌椅等設施。優美的公園環境,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場所。 目前,阿克蘇市的公共綠地布局已基本形成東西南北各個城區都有供居民游玩小憩的公共綠地格局,整個公園綠地已經形成點、線、面、帶、片相結合,布局合理,分布均勻,功能完善,能充分反映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園公共綠地系統。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對于生活在阿克蘇這樣一座西部地區典型的干旱荒漠綠洲生態型城市的人們來說,是多年來的一個綠色夢想。阿克蘇人不僅在綠洲建設中走出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同時在營造城市森林文化以及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協調發展的現代化城市中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為加快森林城市的建設,阿克蘇市多舉措豐富森林城市文化內涵。 深入開展“綠化合格單位”和“花園式單位”創建活動。城區各單位積極響應,大力開展見縫插綠、庭院增綠、小區添綠、拆墻透綠、發展立體綠化等工作,市與相關單位簽訂《綠化達標合同責任書》,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單位面積載綠量,擴大綠色空間,做到大處添景,小處添綠。3年來,城區單位庭院、居住小區共新增綠地42.22公頃。截至2007年底,城區共有“花園式單位”96個,“綠化合格單位”201個,分別占城區單位總數的29.8%和62.4%。 加強濕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阿克蘇市濕地面積較大,全市濕地面積共計192.06平方公里,占阿克蘇市國土總面積的1.34%。這些濕地已作為重要濕地列入保護范圍。近年來,阿克蘇市對濕地地區植被進行了復壯、封育,以期恢復其生態原貌。對濕地內的野生動物進行有效保護,對亂捕獵殺野生動物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這個市濕地范圍內伴生有檉柳、羅布麻、甘草、梭梭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0多種,棲息著金雕、黑鶴、新疆大頭魚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鵝喉羚、塔里木兔、白鷺、蒼鷺、蒼鷹、紅隼等2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另外還有自治區地方重點保護動物70余種,通過有效保護,這些半荒漠化生態系統得以恢復發展。 隨著城市森林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各種森林生態旅游、城郊鄉村旅游、民俗風情旅游和農家樂在這個城市發展迅速,目前已建成的多浪人家、齊曼扎休閑園、姑墨農家樂、佳樂農家樂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果園休閑園,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休閑生活內容,提高了旅游文化質量。 阿克蘇市以打造人居最佳環境為目標,注重優化城市森林綠色組合效應,將城市的生態需求、園林的景觀功能和森林的自然功能有機結合,營造出了集自然、生態、藝術、休閑、觀光多種功能的城市森林生態文化。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生態城市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