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楊保軍:天津生態城選址欠佳
日期:2008-12-08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作者:王秋潔 王昀昀 我要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統計學家預計,2008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將超過50%。一個空前的城市時代已經開始。城市生態危機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逼近人類。大氣層日漸升溫,春天的花朵在冬天開放,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襲擊了大半個中國……人類承受著氣候異常的巨大威脅。面對這樣的危機,作為城市的主體,我們應承擔怎樣的責任?我們的城市要走向何方? 2008年12月6日,改變與演變--生態城市在行動論壇在京舉行。來自美國舊金山、亞特蘭大、澳大利亞墨爾本、北京、上海、廈門和香港的決策者、規劃師、生態專家和作家回顧與展望城市發展歷程,深入對話和探討生態城市之路。尤其是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楊保軍對生態城市的定義及建設讓人映像深刻: 生態城市不同于綠色城市 生態城市和綠色城市不完全一樣。楊保軍認為綠色城市的概念基于狹義的生態內涵,即強調環境的生態。廣義的生態內涵則包含社會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等。通過不斷的摸索實踐,他認為單獨的評價環境的生態性沒有多大意義。一座沙漠花園從環境的角度評價是生態的,但是它造價高、后期管理難,從整體上來說它在人類的社會系統中又是不生態的。生態追求的是社會、經濟、環境整體效益的最優化,因此,楊保軍認為生態城市是能滿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為價值取向,既能滿足當代和后代生存發展需要又能保護人類生存環境。 擁有高密度建筑的香港很生態 楊保軍還認為生態城市不應看重局部效應,而要重視整體。香港是個建筑、人口密度都很高的城市,從局部密度來看它是不生態的;但是,香港有75%的土地是未開發的,它僅僅用了不到20%的土地卻創造了深圳創造的財富的7、8倍。從社會、經濟、環境整體效益的最優化這一角度出發,香港是很生態的一個城市。 吳良鏞:我們的老北京就是很生態 楊保軍提出生態城市的建設應符合以下原則:以保護為核心的自然生態原則;以宜人為核心的社會生態原則;以高校為核心的經濟生態原則;以和諧為核心的復合生態原則。吳良鏞先生曾對楊保軍說過:我們的老北京就是很生態。楊保軍認為我們在保護生態和建設宜人社會這兩點上做的不如從前,反而時刻強調經濟的高效。老北京的迷人之處在于它的人性化;浦西老城比浦東新城迷人的原因也在于這一點。 天津生態城選址欠佳 楊保軍主持了天津生態城的規劃設計,他介紹說該規劃在十個方面體現了生態:選址、指標體系、產業選擇、生態是異性評價、生態和諧的優化、綠色交通、生態社區、歷史文化的保護、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節約。在問及此規劃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時,楊保軍說:如果我們能在選址階段就參與進來就更好了。他解釋道,天津的城市發展是沿著入海口鋪開的,西部山區、中部河流和東邊的海之間的通道不能全被高樓大廈擋住,而這個生態城恰恰建在這個通道上,致使他們之間的通道變得更狹窄了,不是很生態。
相關新聞:第三屆《改變與演變》系列城市規劃論壇召開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