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精品工程 ![]() |
|
2001人居環境獎之威海城市居住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日期:2009-01-16 來源:中國人居環境獎辦公室 作者: 我要評論()
獲獎時間:2001年 項目名稱:山東省威海市-城市居住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項目概況: 項目背景 威海在設地級市前,是一個建成區13.2萬平方公里,人口7.1萬的小城。建筑多為平房,人均居住面積只有6平方米。企業和居民用電經常限時供應,居民生活完全使用煤或柴草。工廠和居民雜處,加之基礎設施落后,各類污染源得不到有效治理,城市生態破壞嚴重。 項目目標和策略 目標:自1987年起,用13年時間,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環境清潔、生活舒適、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以發展高新技術為主的生態化海濱城市。2000年后,繼續努力,逐步將威海建設成為80萬人口的生態化、知識化、國際化、現代化的港口旅游城市。 策略:以“不求規模、但求精美”為指針,合理界定城市建設檔次和品位,政府每年向市民公開承諾辦十幾件改善居住環境的實事,并對重點工程實施統一調度和目標考核;對參與舊城改造的遷移企業和拆遷居民及因新區開發被征用土地的農民,實行適當經濟補償和產業、就業扶持;一地方自籌為主,多渠道謀求國內外資金支持,最大限度保障各部分工程,特別是重點工程資金需求。 實施過程 政府陸續發布實施規劃、建設、環保等規范文件50余件,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順利進行,提供了比較完善的地方法規保障和政策扶持體系。 科學編制并嚴格執行城市規劃,突出城市布局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性。把城市劃分成9個有機銜接,相輔相成的簇群區,對土地的利用和建設實行集中控制和統一管理,形成“城在海中,山在城中,樓在林中,人在綠中”的生態格局。 高起點建設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優化城市硬環境。每個基礎設施項目,均按照近期50萬人口,遠期80萬人口設計,一次立項,分步實施。已建成的30余個項目,總投資達100多億元。城市道路總長達421公里,硬化率達到99.5%,路燈照明全部實現微機操控。建成2座凈水廠,日供水能力達13.5萬噸;3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5萬噸;以及日供氣能力達16萬立方米的煤氣廠、日處理能力500噸的垃圾處理廠各一座。 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并舉,大面積改善住房條件。舊城改造率95%以上,分階段推出優惠政策,將市區95%以上的公有住房出售給居民。啟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已為近千戶低收入居民解決了住房問題。 狠治各類污染源,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將市中心40家工廠遷到工業區,工業污染全部達標排放。汽車全部安裝尾氣凈化裝置,購置雙燃料公交車32輛,在全省率先開通2條“綠色公交”線路。建成垃圾處理廠、熱電廠各2座,污水處理廠、傳播含油污水處理廠各3座,公測60個,垃圾清潔站19座。購置環衛車輛60多部,垃圾實行分類收集。完善城市綠化系統。新建公園300公頃,綠地1232公頃,綠化城市庭院1056處,綠化荒山242平方公里。 項目成效 通過一系列努力,威海市人均道路18.5平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城市綠化覆蓋率37.6%,人均公共綠地16.47平方米,綠地率34.75%。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污水處理率70%,集中供熱率65.8%,燃氣化率98.1%,人均住房面積15平方米,城市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