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精品工程 ![]() |
|
2002人居環境獎之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
日期:2009-01-16 來源:中國人居環境獎辦公室 作者: 我要評論()
獲獎時間:2003年 項目名稱: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 申報單位: 報送單位: 項目概況:赤峰市元寶山區赤峰市轄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處內蒙古、遼寧、河北三省交界處,總人口30萬人,境內駐有元寶山發電廠、平煤集團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區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建設,全區形成了相對密集的小城鎮群體。已顯露出時代氣息和現代韻味相伴的城市風采,元寶山人用濃墨色彩在塞外揮灑出一道亮麗的風景。 科學合理編制規劃,一絲不茍實施規劃。建區以來,元寶山區委、區政府著力創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居環境,積極拓展“設施、產業、人口”三維空間,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一是按照面向未來、留有余地、以路定向、區域分明的原則,抓好規劃編制。1999年,元寶山區為整體協調區域布局,加快鄉村城市化進程,先后投入180萬元,完成了全區小城鎮總體規劃,在此基礎上,堅持以地方經濟特點為指導,對全鎮村鎮交通、園林綠化、給排水設施、電力通訊及公共事業等方面做了專項規劃,做到了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細規劃相配套,鎮區規劃、村莊規劃、專業規劃相協調。二是強化規劃管理。城市各種詳規由規劃委統一研究審批,全鎮規劃范圍內的各項建設工程嚴格執行“兩證一書”制度,嚴密管理程序,禁止以權代法,越權審批,鎮區規劃的實施率達100%。到目前,全區已經形成以赤峰為依托,以平莊為龍頭,以鎮、鄉、街為骨干,以公路為紐帶的一線穿珠的小城鎮體系格局。 多元融資,大手筆開發建設。1992年,區政府遷址平莊鎮。區政府搬遷后,通過對內挖潛,外引內聯,以及借貸建設等各種融資渠道,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步伐。平莊城區內累計投入資金5億元實施了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污水處理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房地產開發工程。 ----配套的基礎設施。開通了平莊鎮區東、西、南三條出口,對鎮區內七街五路進行了建設改造;興建了城市供水、供暖、環衛設施。到目前,平莊鎮區共修改擴建鎮區道路33.1公里,鋪設排水管道36.4公里;興建自來水廠一座,自來水普及率達100%;新建熱力站4座,集中供熱面積達199萬平方米;建設垃圾轉運站3處,垃圾收集和清運率均達100%;修建旱廁和水廁18座。 ----齊全的公共服務設施。平莊鎮區公共服務設施從無到有,興建占地2.3萬產方米銀河廣場一處和北環游園走廊等公共游園10余處,綠地率達到27.3%,鎮區內先后有194個庭院達到赤峰市級綠化標準,占赤峰市綠化達標單位的45%;并形成了集醫療保障、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休閑娛樂等完整的公共設施服務體系。 ----良好的生態環境。經過30多年的治理,在西距平莊城區5公里外建設起總面積達3.2萬畝的綠色屏障----藏龍山森林公園,既有效地改善了城區空氣質量,又為城區防洪、防汛提供的可靠基礎。還實施了國家治理“三河”、“三湖”工程的西遼河流域重點工程----建設成一處日處理5萬噸污水的元寶山區污水處理廠。 ----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區。1992年以前的平莊,沒有一處成形的住宅小區。1992年以后,按照“節約土地、聯片開發”的原則,加快了住宅小區建設,以解決廣大職工居民生活用房問題。到目前,平莊鎮區共建成花園式小區8個計68.7萬M2,入住近8000戶居民,小區內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居住小區綠地率平均達41%,其中向陽住宅小區分別被中宣部和建設部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示范點”、“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 依法依規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元寶山區良好的城市離不開良好的管理,批準后的規劃由城管監察部門跟蹤監督管理,從源頭上堵住亂塔、亂建、超高、超面積等違規現象的發生。同時,變管理為服務,以優質服務帶動城市管理檔次的提升。區城市管理監察部門從改革內部管理機制入手,把優質服務細化、規范化。并為了確保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對城市管理人員實行了案卷終身制。在加大查處力度的同時加強了專業執法人員管理和培訓,提高執法人員自身素質,增強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確保依法管理。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