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精品工程 ![]() |
|
2002人居環境獎之安徽省蕪湖市城市綠化及生態環境建設
日期:2009-01-16 來源:中國人居環境獎辦公室 作者: 我要評論()
獲獎時間:2002年 獲獎項目:安徽省蕪湖市城市綠化及生態環境建設 申報單位: 報送單位: 項目概況:蕪湖地處長江三角洲西北部,南依黃山、九華山,北臨江淮平原,現轄三縣四區,全市面積3317平方公里,人口220萬,其中市區面積230平方公里,人口70萬。九十年代以來,蕪湖市緊緊抓住對外開放這一歷史性機遇,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進綠化與生態環境建設,城市品位不斷提升。 工程建設情況 以鏡湖風景區為重點,全市生態與綠化建設全面拉開,山水生態城市的基本框架初步顯現。1998年蕪湖市大力實施鏡湖風景區環境整治。先后進行了截污、清淤、環湖道路改造、綠化和亮化工程,重現了其獨有的迷人風采。臨湖陸續建設了中山路步行街和鳩茲廣場,攬湖入街,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搬遷了市政府辦公樓,還綠于民,臨湖6.78公頃的廣場,綠化面積超過50%,并設有文化長廊、藝術展館、音樂噴泉、親水平臺、茶座水榭,把蕪湖悠久歷史文化沉淀聚積,融休閑于鏡湖紫霧。 園林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著力探索品位和檔次的提高。先后對幾個城市出入口、對北京路,九華路、黃山路等50多條城市道路進行了綠化改造或新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觀。營造了九華山路、南陽路等大面積生態型綠地。在極具商業價值的城市中心區拆房建綠,辟建了多處街頭綠地。根據蕪湖氣候地理特點,還引進馴化杜英、國槐、紅花玉蘭、棕櫚等許多樹種,形成了全新的綠化格局。僅2001年就新增公共綠地5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3.6%。綠線管理全面加強,實行了《城市綠線管理制度》。嚴厲打擊違法毀綠事件,嚴格綠化行政執法,綠地認養也得到了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擁護與廣泛支持。在城北,建設了面積達7.78公頃的鳳鳴湖風景區,形成自然風光與橋文化相結合的特色旅游區;在城中,鏡湖、赭山、汀棠、九蓮塘構成連貫縱橫山水景觀;在城東,將神山公園由1700多畝擴大到3000多畝,營造回歸自然的森林景區;在城南,將自然水系相溝通連接,構建生態型現代化示范區。水邊建城、城中有水、山水相依、山青水秀的特色景觀初步顯現。 注重挖掘城市的文脈內涵。近年來,我市對蕪湖古城地區實施了嚴格規劃控制和保護,對繁昌人字洞,繁昌窯遺址,皖南土墩墓群,南陵古銅冶、九女墩、楚王城舊址、黃蓋墓等歷史遺跡及古寺廟、古街道、古教堂、古建筑、古塔、古樹等許多文物古跡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提出保護修繕,全市所有的名木古樹都已建檔立卡,切實加強保護。 加快科教文衛設施的建設。建成了以體育場館為重點,以自然生態為基礎,以全民健身為內容,以體育文化為內涵的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建成了廣電中心,大眾影都,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文體設施,建成了極具歷史文化內涵的吉和廣場和九華廣場,使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歷史文化遺產渾然一體,交相輝映,既顯示現代文明的嶄新風貌,又保留歷史文化的奇光異彩。 加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蕪湖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市內先后新建擴建了北京路等50多條城市道路,新建了永久性橋梁41座,構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體系,中心區道路逐步實現無桿化。公交車輛迅速發展到601輛,旅游出租汽車達到3000多輛,逐步實現了有路就有公交車的公交網絡。供水普及率達到100%,燃氣普及率提高到95.4%。裝設程控電話22萬門,移動電話用戶達26萬。新建了總容量215萬立方米的馬頭山垃圾處理廠,新建了垃圾焚燒處理廠。城市垃圾日產日清,逐步實行了減量化、無害化率達100%。日處理30萬噸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同時對鏡湖、九蓮塘、保興垾、勝利渠實施了清淤、砌護和綠化美化。 項目成果 人居環境的改善使城市環境質量明顯提高。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長江蕪湖段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Ⅱ類標準,城市主要交通干線噪聲等效聲級平均值為67.4分貝,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平均值53.3分貝,飲用水源水質各項指標常年符合國家標準。新建煙塵控制區和噪聲達標區覆蓋分別達到100%和63.6%;環境保護投資指數繼續保持在2%以上。實現了天更藍,水更清的目標。 人居環境的改善、促進了招商引資,推動經濟發展。全球500強中的8家跨國公司和國內上市公司、知名企業紛紛搶灘蕪湖。目前,蕪湖市已成為全國新型建材產量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成為全國重要的電子電器生產基地。同時,來蕪旅游、觀光的外地游客絡繹不絕,旅游商品博覽交易會、茶業博覽交易會,建材博覽交易會成功舉辦,南京新百、上海聯華等國內知名企業陸續來蕪發展。 人居環境的改善使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生活在風景如畫的江城,人們充滿了自豪感,也激發了人們熱愛家鄉建設蕪湖的決心和信心。崇尚自然親近自然蔚然成風,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生機無限。人們變得文明、親和、自覺愛護城市的一草一木已成為蕪湖市民的自覺行動。實踐已經證明而且還會繼續證明,環境也能改變人,促進人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而人的素質提高后又將帶來城市環境的進一步更新,并步入良性循環。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