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王小璘:探討防災公園綠地系統之構建與規劃設計
![]()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2008年9月27日,第二屆全國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研討會在河南省許昌市勝利召開。會議由河南省建設廳、許昌市人民政府、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信息委員會主辦,中國建設報社、河南省風景園林學會、許昌市建設委員會、許昌市園林局、中國風景園林網承辦。會議旨在加強對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經驗交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通知》精神,促進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30家園林行政主管部門,專家學者及園林建筑施工企業約170余人參加了會議。 臺灣造園景觀學會原理事長、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景觀系教授、博導、原設計學院院長王小璘參加了本次會議,并作了《由減災避難觀點探討防災公園綠地系統之構建與規劃設計》的學術報告。以下為王小璘教授的報告內容: 由減災避難觀點探討防災公園綠地系統之構建與規劃設計
公園綠地具有景觀構成、生活保全、環境教育、休閑游憩、運動體健、紓解壓力、生物棲地等功能,另一方面公園綠地亦更是提供環境保護、防災避難的重要場所。有鑒于傳統上社會大眾對公園綠地所扮演的角色多局限于前者,對于天然災害,特別是震災所發揮的功能則較為忽視。因此,本文將針對震災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作一剖析,其次就臺灣都市防災空間體系之規劃作一探討,以找出公園綠地在防災體系中之定位,據此提出公園綠地防災系統之建構和規劃,以期作為相關單位之參考。 公園綠地的減災避難功能 一、災后空間環境問題 由災區的實錄中可歸納出災后空間環境的幾個問題(王小璘,2008): (一)居民原有生活空間驟變 由于天然災害的發生往往超乎想象,大自然的威力不僅使得小區居民原有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模式改變、原有小區空間和都市紋理喪失、生活圈應有的支持系統受到影響;尤其是突如其來的強大震動,造成諸多大樓倒塌或深陷地下,不僅造成民眾傷亡,也使幸免于難的災民頓失依靠(照片1,2)。
照片1 921地震家園毀于一旦 照片2 汶川災民就地販賣謀生 (二)原有地形地貌和林相受損 地震對受災地區所造成的影響可謂山崩地裂,震災發生不僅斷層沿線嚴重受損,土石崩落、人為破壞、建物設施的倒塌,加上地震時所造成的地面隆起、地形改變、土壤地質結構的破壞等,亦直接間接造成植物的嚴重傷害,使原本的景觀受到嚴重的影響(照片3,4)。
照片3 作者(左一)后方為921后呈現的 照片4 汶川災區的大片邊坡崩塌 斷層瀑布 攝影:王小璘 攝影:王小璘 (三)歷史古跡遭受破壞 位于臺灣921震央范圍車籠埔斷層的霧峰林家花園系屬二級古跡,其中宮保第建于清朝同治年間,占地三甲余,而萊園則為宅第庭園,雖有部分空間改為明臺家商校舍使用,但其余大部分地區仍保有樹林、小習池、五桂樓、夕佳亭、鐵炮碑和櫟社紀念碑等等。然而,一場地震災難,不僅使校園受損,更使諸多古跡遺址毀于一旦。又如512汶川地震中,世界著名的都江堰和二王廟也受到重創。(照片5,6)
照片6 秦堰樓受創匪淺 照片6 秦堰樓受創匪淺 攝影:王小璘 攝影:王小璘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